当前位置:

同是35℃+ 为什么没三伏天闷热?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 作者: 编辑:童妙 实习编辑 曾映雪 2017-06-20 09:37:24
时刻新闻
—分享—

  中国气象台发布最新高温预警黄色预警,京津冀等地气温直破35℃!不知北方的小伙伴们是否感受到了滚滚热浪!

同是35℃+ 为什么没三伏天闷热?

同是35℃+ 为什么没三伏天闷热?

  不过,现在虽说是有35℃+,比起七八月份的桑拿天,好像又没那么闷热,到底是天气预报出了问题,还是我们感知有偏差?——从科学角度来看,感觉上的温度与实际温度确实不同,从太阳地走向一片树荫都会有惊人的体感温差,所以不能全赖天气预报。

  那么体感温度与实际温度的差别是否有科学依据?掌握了个中规律是否能帮天气预报员“洗白”?下面小编就带你来了解一下!

  体感温度是啥?

  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气象上所说的“温度”,指的是大自然状态下自由流动的空气温度。

  现在,再来说说我们感受到的“温度”,它的学名叫做体感温度(Felt Air Temperature)。体感温度重在“感”,即人体对冷热的感觉,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人体皮肤的温度。

  我们知道,外界的环境千差万别,人的感觉很难屏蔽外界的干扰。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气温条件下,人们会因湿度、风速、太阳辐射(或日射)、着装颜色甚至心情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冷暖感受。

同是35℃+ 为什么没三伏天闷热?

  可以认为“体感温度”就是人主观感受到的温度。但每个人的耐热程度不同,体感温度自然有别。但是 总体来说,影响体感温度的重要气象因素之一就是相对湿度,因此体感温度就是“掺了水分”的温度。

  体感温度VS实际温度&湿度

  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提出过“炎热指数”的概念,根据美国炎热指数的标准,在相同的温度下,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的增幅就越明显。尽管这是美国“标准”,在中国可能“水土不服”,或许和中国人的感受稍有差别(人种不同,体表的汗腺、体毛可能有一些差异,导致散热的能力不同),但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同是35℃+ 为什么没三伏天闷热?

  美国NOAA综合考虑了温度和湿度对人体感温度的影响,提出了炎热指数的概念。

  根据美国炎热指数的标准,在相同的温度下,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的增幅就越明显。比如,同样是30℃时,当相对湿度只有50%时,体感温度达到31.1℃,与实际气温比上升了1.1℃;而当相对湿度达到90%,体感温度飙升至40.6℃,比实际气温高出10.6℃。可见,夏季湿度越大,体感温度和实际温度差异越大。

  而在同样的相对湿度下,温度越高,相对湿度对体感的增温作用也越明显。伊朗的例子就是如此,当天,当地实际气温达到46℃,相对湿度47%,体感温度便飙升至74℃。而在相同的湿度下,如果实际气温只有40℃,体感温度也不会超过55℃。可见,夏季气温越高,湿度对体感温度影响越大。

  影响体感温度的其他因素

  不过,影响体感温度的因素不仅仅是相对湿度,上文提到74℃的体感温度只是美国NOAA综合考量了温度和湿度后推算出的数值,并不是实际气温。也就是说,即使身在伊朗,但你身上的那些“蛋白质”实际感受的温度还没有这么恐怖。影响体感温度的其他因素有:

同是35℃+ 为什么没三伏天闷热?

影响体感温度的因素.gif(来源网络)

  1. 反应时间因素:外界环境温度感觉由高到低(或是由低到高),才会让身体感觉到环境温度的变化,进而作出体温自我调节的过程,这中间存在一个时间差

  2. 风力因素:有分析发现在风力级数为四级的时候,体感温度有一个向下的波动。

  3. 客观原因:如上文提到的湿度因素等,在相同的气温条件下,人们会因空气湿度、风速大小、着装颜色、日射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冷暖感受。

  4. 心理因素:人的心情也能让体感温度与实际温度感觉不相符。

  此外,人作为有机的生命体,在应对高温时,体温可以靠排汗等机能进行有效散热调节,以维持人体的恒温环境。

  可见,空气里的水分、穿衣服的颜色、长度、是否有风、是否在水边等等,这些都是影响我们对温度感知的因素,所以现在虽说有着跟三伏天一样的温度,却没有三伏天那般令人难以忍受,看来是外界因素和体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过,就算未到桑拿天,高温还是很强烈的,所以防护措施不能少,文末给小伙伴们奉上高温应对技能,希望小伙伴们及时get:

  1.穿着:最好选择易吸汗、宽松、透气的衣服,注意勤洗勤换;

  2.饮食:适量饮淡盐开水、凉茶、绿豆汤等,不可过度吃冷饮,饭菜宜清淡,不宜吃剩菜剩饭。

  3.起居:适当增加午休,保证睡眠时间;浑身大汗时,不要立即冲凉;电扇不要直接对着身体长时间吹,进出空调房间注意适应室内外温差。

  4.出行:尽量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若外出,应采取必要防护措施,如打遮阳伞,并带上充足的水和防暑药品。尽量不要长时间在太阳下曝晒,注意到阴凉处休息。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科技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