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振我国的科技自信正当其时

来源:文汇报 作者:郭超豪 编辑:童妙 实习生 黄金凤 2017-06-21 09:43:02
时刻新闻
—分享—

  重振我国的科技自信正当其时

  ———专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的创新成就,我国科学家在诸多基础研究领域已居世界领先地位。重振我国的科技自信,如今正当其时!要重振我国的科技自信,一方面依赖于我们当代的科技进步,另一方面要吸取中国传统科技的优秀基因

  ■本报驻京记者郭超豪

  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改变人类生活的发明创造绵延不绝。然而,近代工业革命以来,我国在科学技术上却鲜有“大作”,以至于中国有“技”无“科”甚至没有科学这样的声音时有所闻。事实是否真的如此?日前,本报记者专访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他表示,要重振我国的科技自信,一方面依赖于我们当代的科技进步,另一方面要吸取中国传统科技的优秀基因。

  中国古老发明曾推动世界变革

  文汇报: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四大发明,我国古代还有哪些科技成果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哪些发明不为人所知或尚未得到应有的赞誉?

  王渝生:1620年,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著作《新工具》中,最早提到了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三大发明,并评论这些发明创造改变了人类社会,比任何大学、研究机构的发明都更伟大。1863年,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一文中说,火药将封建堡垒炸得粉碎,指南针使航海、建立殖民地成为可能,印刷术是传播新教和文化的基础。中国古老的三大发明,是当今新兴资产阶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推动世界变革的强有力杠杆。

  由于造纸术与印刷术在传播文化过程中起着同等重要作用,近100年来,一些外国学者将其与三大发明相提并论,形成了如今的四大发明。其中包括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详细讲述了26项中国古代技术发明。此后,李约瑟的学生坦普尔写了一本《中国———发现与发明的国度》,列出了中国古代的100项发明,让不少中国人都大开眼界。他指出,有些发明比四大发明更重要,如中国的“代名词”瓷器、丝绸。

  在我看来,中国古代主要的、有重大影响的发明创造大概有20项左右,除了四大发明,还有“新四大发明”———丝绸、瓷器、农业机械和金属冶铸,另外还有木结构建筑、造船航海、地理地质、中医中药等饱含先人智慧的科学发明,这些都应在人类发展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中华民族在农医天算方面积累了系统化知识

  文汇报:有人说中国古代科技存在有“技”无“科”的现象,事实是否真的如此?这种观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王渝生:中国古代科技有“技”无“科”,这一说法由来已久。“科学”一词,本身就是舶来品,最早被国人称为“赛先生”。大约100年前,大批前往西方留学的知识分子和科学家受到西方科学的熏陶,认为中国的学问与西方相比有着天壤之别———我们的《周髀算经》《九章算术》,不外乎就是简单的计算;勾股定理,就是把这一块拼到那一块。而古希腊同时期的《几何原本》,是逻辑性的数学体系,有着严密的公理公式,有证明有推理,这才是科学。在上世纪30年代,国内学界曾有过一场大讨论,当时“中国没有科学”的观点甚至占了上风。

  然而,在西方,科学是分成一个个学科的,包括数理化天地生等,被认为最能代表科学的精密科学,主要是数学和天文学。而中国古代,恰恰有着发达的数学和天文学。祖冲之在公元5世纪将圆周率算到了小数点后7位,1000多年后才被阿拉伯数学家超过,怎么能说中国没有数学、没有科学呢?渐渐地,人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古代除了四大发明这些技术,还至少有四门发达的科学体系———农医天算。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农业科学的总结;《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至今仍被奉为经典,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国内外更是家喻户晓。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毋庸置疑的科学,在当时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近代科学建立起了庞大的分析型学科体系,重分析,轻综合;重结构,轻功能;长于线性研究,短于非线性研究;习惯于封闭系统研究,不善于开放系统研究。而中国传统的系统思维方式在当代和今后科技整体化中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沉寂千年,中国誓回发明创造之巅

  文汇报:如今提到我国的科技成就,更多提及的仍是古代的一些发明创造,现代有影响力的成就似乎不多,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我国未来的科技发展前景如何?

  王渝生:中华民族有5000年历史,但那些令我们自豪的科技成就,几乎都是500年前的。当世界从农业时代来到了更有创造力、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更大影响的工业时代,我们在科学技术上可以说几乎没有巅峰之作。究其原因,中国度过了2000多年超稳定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封建社会,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近500年间,没有参与世界科学技术革命,被动地进入了工业时代。加上大规模派遣留学生到西方学别人的科学体系,就愈发没有了曾经的科技自信。

  但正所谓物极必反,度过了寒冬,中国科技的春天也就不远了。1978年10月,我在中科院研究生院上第一堂数学课时,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吴文俊院士说的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他说,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数学,和以《几何原本》为代表的古希腊数学,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的东西方交相辉映。过去很长时间是西方数学占了上风,以至于现代人提到数学,言必称希腊———欧几里德、阿基米德;言必称欧洲———牛顿、莱布尼兹。但我认为,电子计算机出现后的今天,计算机的原理和中国传统数学算法化、程序化的思想不谋而合。21世纪后,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算法化、程序化、机械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系,凌驾于以《几何原本》为代表的公理化、演绎化、逻辑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上,几乎将成定局。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科技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的创新成就,如陆相成油理论和应用、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提取青蒿素、杂交水稻、“两弹一星”、载人航天、高速铁路等,我国科学家在诸多基础研究领域已居世界领先地位。去年我国量子卫星“墨子号”发射成功时,美国《华尔街日报》大篇幅报道的标题是“沉寂千年,中国誓回发明创造之巅”。我想,重振我国的科技自信,如今正当其时!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科技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