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抓娃娃机如何抓住你的心?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蒋硕 编辑:童妙 实习编辑 曾映雪 2017-07-03 10:32:22
时刻新闻
—分享—

心理话

  抓娃娃机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在中国,它已存在了20多年,目前有着高达200万台的存量。五彩缤纷的抓娃娃机,不但是游戏厅、电玩城必备项目,还遍布购物中心、电影院、超市、步行街,所在之处尽是拥趸,就连知乎和百度经验里,也满是抓娃娃技能帖。这么一种“简单呆萌”的游戏设备,不但不被喜新厌旧的玩家淘汰,还备受各年龄层爱好者欢迎,这种奇妙的吸引力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心理秘密?

  多巴胺带来的小规模成瘾

  别小看抓娃娃机,它可能是日常能接触的最低限度、最小规模的赌博。人们向抓娃娃机投下几个硬币的时候,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进入了和买彩票、玩老虎机一样的心理过程之中,那就是由大脑中的奖赏回路所提供的刺激—成瘾过程。奖赏回路,也称边缘系统多巴胺奖赏回路,是由伏隔核、尾状核、壳核、丘脑、下丘脑、杏仁核等大脑深部核团以及内侧前额叶等部位共同组成的神经网络,其功能是加工与奖赏有关的刺激,或是对奖赏的预期。在抓娃娃机启动的一瞬,大脑已经产生了对“抓到娃娃”“抓到喜欢的那个娃娃”的想象,那就是奖赏预期,随之出现的是多巴胺水平的迅速提升,而多巴胺是令人感受到愉悦、兴奋的物质。如果顺利抓到娃娃,奖赏回路会进一步给予多巴胺的甜美感受,而如果没抓到(大多数情况),多巴胺水平则会下降到比正常更低的程度,带来“失望”的感觉。这时,为了重新拉升体验,人们往往会一抓再抓,而多巴胺的分泌会在这个重复的过程中“间歇性增强”,像任何一种赌博一样,结果越难预料,过程越引人入胜,即使明知抓到娃娃的几率远远小于落空的几率,还是难以放弃“再来一次”的诱惑。尝试次数越多,沉没成本越大,而人们越难以自拔,这就是“小规模赌博”带来的“小规模成瘾”。

  碎片化娱乐更适应日常需求

  “小规模成瘾”的过程,也是注意力资源密集消耗的过程,而这恰恰有助于人们释放压力、调节情绪,所以即使是成年人,也不会拒绝偶尔“抓上几把”。而比起其他需要持久投入的心理调节方式,抓娃娃机大受欢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碎片化娱乐”特质。这一特质中包含几方面因素:其一是“经济、时间成本的低门槛”,无论大人小孩,谁都不会介意这点支出,何乐而不为;其二是“放松环境中的高接触率”,抓娃娃机放置之处,本身就是休闲、消费场所,人们在抱有相应心理准备的前提下,接触到数量够多、形象又可亲的抓娃娃机,再加上当前移动支付发达,连换硬币的麻烦都省了,“去抓一下吧”就成了十分自然的行动;其三是“便捷性、趣味性”,虽然有人专门研究抓娃娃技能,但不具备技能也能玩,简单的操作和充满童真趣味的氛围,进一步提升了人们的参与度。“碎片化娱乐”的抓娃娃机,充分适应了人们日常、随机的需求,自然大行其道。

  降低他人防御拉近心理距离

  关于抓娃娃机,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年轻情侣往往比儿童更喜欢抓娃娃,以及互相赠送娃娃,而即使是成熟、严肃的成年人,往往也并不羞于抓娃娃,甚至还乐意在社交网络上展示战利品。这其实是一种防御心态驱动的人际互动。不可否认,“抓娃娃”这一行为本身、专注抓娃娃的行为过程,以及各种娃娃的形象,都是“呆萌”的,而这种“呆萌”恰恰是在人际关系中拉近心理距离的无形武器。情侣一起抓娃娃,传递的是彼此亲密无间、纯真依恋的情感,而在社交网络中晒娃娃,则是无声地表达着“我多可爱,我人畜无害”的姿态。这些传递与表达,不管有意无意,都在降低着他人的防御,而同时,恰恰也强化着自我防御,其中的妙处,很值得体会呢。

  说了这么多,不如走吧,抓个娃娃去。

  (作者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科技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