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做一粒好种子”:《科技湘军勇登攀》第一集《种子》正式推出
2023-10-12 17:01:13 字号:

“做一粒好种子”:《科技湘军勇登攀》第一集《种子》正式推出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从广袤田野到湖海山川,从浩瀚苍穹到神秘深海,从国家所需到人民所盼,在三湘这片创新热土上,一代又一代湖湘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为中国科技创新事业奉献青春、挥洒热血,在国家科技创新的各个领域创造了一项又一项辉煌成就。

系列特别节目《科技湘军勇登攀》今天正式推出,节目共分十集,通过十位湖湘科技工作者的倾情讲述,回首湖南科技创新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深刻诠释科学家精神的内涵。

今天推出第一集《种子》,以传承和弘扬袁隆平创新精神为主线,讲述湖南杂交水稻创新团队为了国家需要、人民需要,继承袁隆平院士遗志,在杂交水稻科研上再攀高峰、再创佳绩的故事。

1973年10月,在全国水稻科研会议上,袁隆平作了《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报告,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此后半个世纪,一粒粒杂交水稻种子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为我国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让所有中国人吃饱肚子、远离饥饿。在这其中,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国杂交水稻科研工作者呕心沥血、励精图治,把身子扑在稻田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缔造了一个又一个高产奇迹,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注入了丰富内涵。

“拼了老命也要实现!”在《种子》中,记录了袁隆平院士为实现杂交水稻高产更高产目标喊出的战斗口号。尽管在研究之初缺少科研经费,尽管面对西方权威专家的种种质疑,尽管面临着研究、制种、推广等重重困难。但国家需要、人民需要,他义无反顾。

“从1987年追随您到今天,到将来和您再见的那一天,我都会实实在在的把心用在杂交水稻这粒种子的研发上,也放在培养年轻的杂交水稻创新‘种子’上。”这是片中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赵炳然的讲述。赵炳然大学毕业就来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此后30余年,他一直追随袁隆平院士,把毕生精力都用在杂交水稻研究上。

在杂交水稻科研路上,像赵炳然这样的科研人员还有很多,和袁隆平院士一样,他们把时间都奉献给了钟爱一生的杂交水稻科研事业,奉献给了广阔的稻田。袁隆平院士甚至在90岁高龄时,还亲自下试验田,亲自写论文,亲自主持研究杂交水稻发展战略,因为国家需要,他“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应该继续努力,继续攀登高峰。”

在《种子》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最好的缅怀是传承,最好的纪念是奋斗”。今天,湖南杂交水稻创新团队继承袁隆平院士的遗志,传承他的创新精神,在杂交水稻科研路上接续奋斗,交出了一份份可喜的成绩单:

超级杂交稻双季稻亩产突破1600公斤;

镉低积累水稻研制成功,成功推广超100万亩;

耐盐碱水稻滨海盐碱地种植示范获得初步成效;

中国的杂交水稻在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的70多个国家大面积推广……

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正在慢慢变为现实。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袁隆平院士,当您俯瞰这片您深爱的稻田时,您会发现,一粒粒好“种子”正在希望的田野里茁壮成长、开花结果。

来源:科技湖南

编辑:廖晨昊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