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厅长朱皖。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谭苏昕 摄影 李长宏 长沙报道
1月14日,在湖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首场“厅长通道”上,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厅长朱皖表示,2024年是湖南省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湖南以“五大标志性工程”为总揽,大力实施创新提升行动,全省科技创新呈现新气象。
全力实施科技创新赋能攻坚
投入产出再上台阶。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达到1280亿元,基础研究投入占比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规模突破210个亿,带动发放各类科技贷款超6000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800亿,增长超过20%;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75万家。
创新平台增量提质。“1+2”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入列35家,总数和在全国占比实现了“双提升”。新获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家,总数居全国第2。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新增研发机构1178家。
科研攻关成果丰硕。全省“十大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攻关等项目,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30余项。“江海号”最大直径盾构机打通长江最长公路隧道;耐盐碱水稻新品种亩产突破500公斤。湖南率先推出的视频超算、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文物高精度高速采集技术等成果,有效赋能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围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湖南将重点做好哪些工作?
朱皖指出,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在全国创新版图中争取更高地位;强化高水平科研攻关,在赋能产业发展上作出更大贡献;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激发创新活力上打造更优生态,让成果产出更加高质高效,让科研环境更加宽松包容,让人才创新更加安心顺心。
打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组合拳”
科技新政有望为湖南进一步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保驾护航”。不久前发布的2024年“湖南十大科技新闻”中提到,湖南出台了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
记者从现场获悉,2024年,全省高校登记技术合同超万项、同比增长48%,成交额达57个亿、同比增长56%,特别是湖南高校成果本地转化率首次超过50%。
激发了转化动力,新增10余所高校开展成果赋权改革试点,省内近90%本科高校出台或修订相关配套制度;优化了转化生态,去年,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工作站实现了县市区全覆盖;新布局20家中试基地、32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培育了转化主体,首次遴选公布了15个年度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3家国家高新区人均技术合同成交额位列全国前20强,居全国第一。
谈及新年规划,朱皖透露,“下一步,我们将从三端发力,进一步加快推进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从供给端发力,健全成果转化导向的评价机制,更鲜明地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多产出可应用的成果。更大力度深化成果赋权改革,进一步激励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和转化。借力省内外“大院、大校、大企”优质资源,更大范围吸引优质成果在湘转化。
从需求端发力,加大研发奖补受众面,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应享尽享,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参与重大平台建设,承担重大科研任务,转化应用重大成果。用好金芙蓉科创基金,引导各类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优化知识价值贷款风险补偿政策,积极探索科技担保、科技保险等。
从转化端发力,建好用好技术成果进场交易平台,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让渠道更顺畅。新布局一批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和应用场景,让技术更成熟。引育并举,加快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让服务更专业。
来源:红网
作者:谭苏昕 王嫣 卢欣 李长宏 秦楼 朱丽萍 张盟 陈杰
编辑:陈纲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