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攘攘,为稀土而来,为稀土而往,各种黑科技产品须臾也离不开的稀土一直都是
“香饽饽”,各国都为寻找掌握更多稀土资源而绞尽脑汁。据美国地质调查局之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稀土工业储量总计1.4亿吨。其中,我国稀土储量为5500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近四成。
4月10日,矿产资源贫乏的日本宣布在本国经济区海域深处发现了储量高达1600万吨的稀土资源矿,可供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就在日本“幻想”藉此转身成世界级“稀土供应商”的时候,近日,我国科考队员在东南太平洋海域首次发现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的富稀土沉积区。与喜出望外的日本人相比,我国专家们却很冷静地称:沉睡在海底的稀土看上去很美,短期实现规模化开采挖掘并不容易。
应用无处不在,就连口红中都有它的身影
“智能手机里至少有9种稀土材料;离开了稀土材料,潜艇声呐就是摆设;在座爱美女士必备的口红,如今都有了稀土的身影……”4月12日,专程来津参加南开大学“稀土与无机功能材料高端论坛”的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张洪杰院士用轻松幽默的开场白,引出了稀土材料开发利用的大课题。
在张洪杰和众位参加论坛的院士们眼里,“工业味精”“工业黄金”……这些称呼如今已不能完全阐释稀土在当下和未来对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性和影响力。“稀土元素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能源、轻工、环境保护、农业等领域,特别是在军事方面,稀土的使用可以大幅提升雷达导航、导弹制导、战斗机等武器的性能。可以说,稀土的作用无处不在。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未来稀土材料在新能源领域也将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研究稀土无机材料数十年的张洪杰院士介绍说,一辆丰田普锐斯汽车电池含有9千克之多的稀土元素镧,大型风力发电组的磁铁需要227千克甚至更多的钕,军队更需要稀土用于制作夜视镜、巡航导弹和其他武器。利用稀土材料,我国成功地实现了高速飞行器的整体测温和神舟飞船的减重……“高速飞行器的整体测温,目前只有中美两国掌握了这一技术,稀土材料起了大作用。”张洪杰说道。
海底开采难度大,成本高和污染问题都是制约瓶颈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海底稀土资源开采技术上已然可行,但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深海开采成本。不同于陆地的开挖,深海开采需要专门的开采设备和运输存储设备,还需要相对稳定的地质环境,而且容易受到海况和气候等大环境的制约。
此外,人类对深海海底稀土的分布规律和赋存状态认知条件也限制了这种大规模的开采。据了解,相对于陆地开采,海洋开采、尤其是国际海域的海底资源开采,还有着比较复杂的国际规则制约,从探测开始到落实具体开采行动,需要相当长的周期才能实现。
“日本此次宣布发现的海底稀土资源虽然在自己的专属经济区内,开采可不受国际规则制约,但资源所在海域平均水深5000米左右,短期无法开采利用。”采访中,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分析说,海底地质结构复杂,海况复杂,开采难度极大,以现有技术能力,即便能够进行采矿,开采成本也很高。此外,海底采矿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污染问题。稀土中所含的重金属或有害元素一旦混入水体中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还会给渔业和海洋环境带来灾难。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认为,此次新发现稀土资源,对日本稀土材料基础研究将起到积极的助推,“要从数千米深的水下稀泥中分离稀土矿物的成本很高,日本的深海开采技术仍有待进一步提升。日本仍然离不开对中国稀土资源的依赖。”
急需补短板,以多学科交叉加大基础研发力度
我国虽然是稀土资源大国,但我国却难称稀土资源强国,近年来,国内稀土分离化学与工程研究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存在稀土分离污染环境、资源利用率低等短板。
作为稀土研究专家,中科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关注最多的还是如何提升我国的稀土科研软实力,提升中国稀土开发科技含量和实现产业化发展。严纯华认为,要补齐稀土材料科学短板,就需要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发展前沿,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主要突破点,加大基础研究力度,着力拓展稀土和无机功能材料的新性质和新应用,为我国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和保护利用提供更多科学与技术支撑和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