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禾花雀:从“濒危”升为“极危”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张克 编辑:曾映雪 2017-12-15 10:35:31
时刻新闻
—分享—

禾花雀:从“濒危”升为“极危” 野生种群面临灭绝

  这是一个不光彩的记录:12月5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官网宣布更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黄胸鹀[wú](俗称“禾花雀”)的评级从“濒危”升为“极危”。“极危”,意味着其野生种群面临灭绝的机率非常高。

  红色名录清楚地写明了评级提升的理由:迹象显示,该物种数量总体下降速度超出此前想象,并且在过去11年间变得非常迅速。根据红色名录官网公布信息,在2004年之前,黄胸鹀被列为“无危”,至今短短13年间,经历了濒危等级从“近危”“易危”“濒危”,如今到“极危”的四次上调。

  禾花雀是什么鸟?这种鸟是什么特殊物种吗?短短13年它经历了什么?我们该怎么保护它?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副馆长郭耕。

  郭耕向记者介绍说,这种鸟原本也不算珍贵稀有动物,但是在自然大环境之下,它变得越来越少了。黄胸鹀是一种腹部呈鲜黄色的可爱的鸟类,体型娇小,大概只有15厘米左右,属于小型鸣禽。繁殖期单独行动,非繁殖期成群行动,是典型的河谷草甸灌丛草地鸟类。

  据了解,在中国,禾花雀在南方和北方进入市场的形式也有着极大的差异。在北方由于雄性的叫声悦耳动听,因此常常作为一种笼养鸟。而在南方则更多作为一种食材,完全是为满足部分人的口欲,这就使它面临灭顶之灾。

  “禾花雀一般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开阔平原地带的灌丛、草甸、草地和林缘地带,尤其喜欢溪流、湖泊和沼泽附近的灌丛、草地,也栖息于有稀疏柳树、桦树、杨树的灌丛草地和田间、地头,不喜欢茂密的森林,是典型的河谷草甸灌丛草地鸟类。”郭耕补充介绍道。

  候鸟迁徙季节性强,多数候鸟迁徙时间和路线都相对固定,这给非法捕猎者以可乘之机。虽然不少地方都在加大执法力度,但野生候鸟交易背后的巨大利益驱使一只只“黑手”伸向它们。

  “在利益驱使下,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我国野生动物盗猎屡禁不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内对野生动物消费需求一直存在。这不仅加大了野生动物的执法和保护难度,也刺激和催生了野生动物的盗猎及非法贸易。各地的农贸市场、花鸟市场、城乡接合部的野味餐厅等都成为偷猎行为背后的巨大经济载体。”郭耕对记者说,像猎杀的大雁、野鸭、天鹅等鸟类大部分被端上食客的餐桌。

  此外,猎杀候鸟的行为屡禁不止,也反映出一些政府部门执法不力,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不到位。有专家表示,一些地方执法部门责任意识不强,认为保护野生候鸟是林业部门的职责,其实还应是公安、交通运输、工商等部门共同的责任。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光靠打击违法交易和偷猎无法从根本上遏制野生动物犯罪抬头的趋势。只有全面禁食用野生动物,才可能抑制对野生动物的消费需求。至少在我们身边,只有明确拒绝食用野生动物的人越来越多,才能达到宣传的效果,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记者 张克)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张克

编辑:曾映雪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科技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