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记者 凌晴
一个是山东泰安小伙,一个是黑龙江哈尔滨姑娘,双双赴法留学归国,为何选择长沙这个陌生的城市安家立业?
“长沙给予了我们发挥所学所长的舞台。”前日,这对奋斗在长沙新材料产业的海归博士夫妇,与记者分享了他们邂逅长沙、扎根长沙的故事。
结缘:来长做科研,被人才新政打动
4月18日上午,长沙华时捷科技园,新成立的“功能性材料研发实验室”内,姚丹丹与助手正在进行一场“头脑风暴”。他们意见各异讨论激烈,但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通过技术创新,探索研究吸附、降解污染物的新型合成材料,努力打破国外对环保材料市场的垄断和技术封锁。
此时,3公里外的长沙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范骁正在实验室进行前沿新材料的研究。
双双在吉林大学完成本硕阶段学习,双双赴法国雷恩国立应用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有如神仙眷侣行走江湖的他们,来到长沙,便不想走了……
范骁说,2016年,在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出色地完成一年博士后工作的他们,被湖南一所高校的诚意打动。两人决定发挥材料化学技术专长,以博士后身份在长沙开展科研工作。
2017年6月21日,“长沙人才新政22条”正式出台。这对于象牙塔中的范骁而言“有如惊雷”。
采访中,他翻出了自己当时写下的这样一段感言:“握着手中的实验器皿,我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读着条条新政,长沙对创新创业人才求贤若渴之情,跃然纸上。”于是,范骁毅然离开高校,一猛子扎进长沙创新创业的浪潮中。
动心:“处处感受到城市对人才的尊重”
“我们是你参加面试的第一家企业?”范骁在首场面试时就让对方眼前一亮,“你的求职经历到此结束。欢迎加入我们!”
2017年8月,范骁正式入职长沙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月,长沙人才新政细则落地。
完成“零门槛”落户!留学博士5万/年住房补贴分期到账!一项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稳住了人才的心。
范骁沉下去投入创新工作,在材料基因组、太空材料组、新型石墨烯材料制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性进展。入职四个月,他便被破格提拔为碳材料创新中心副主任。
一开始,姚丹丹对丈夫离开高校的决定不大理解,但当她看到另一半的迅速成长,尤其是感受到人才新政优质的服务后,受到了很大的鼓励。
“人才申领社保卡可走‘绿色通道’,园区、企业就各类补贴提供了详细的申请材料清单……这些也许是不起眼的细节,但从中能感受到城市对人才的尊重与关怀。”
2017年年底,姚丹丹走进长沙华时捷环保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环保材料的研发工作。
效率:入职三个月,“私人订制”实验室
入职三个月时间,企业就围绕姚丹丹的研究方向,投入200余万元“订制”了一间实验室,主要做功能性材料的研发。
“一位年轻的博士能拥有一间‘独立实验室’,这在国外是难以想象的。”同样有着海外留学经历的华时捷监事会主席李英杰表示。就在本月,第二批湖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拟认定名单公布,华时捷位列其中。李英杰说,“这意味着她将拥有直接和院士团队合作的机会。”
眼下,范骁“更上一层楼”,进入企业的前沿新材料研究室主持工作。他感慨,“这座城市为科学家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我想我们正处在科研的黄金时代,想干啥就能干成啥!”
据悉,截至3月31日,共计846名留学归国人员通过资格审核,可申领到相应的租房和生活补贴。据长沙市外国专家局统计分析,他们相对集中在长沙的战略新兴产业,为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现代服务、环保科技等产业贡献智慧。
对范骁、姚丹丹夫妻而言,未来的理想蓝图也正在心中一点点勾勒、成形。“我们要充分发挥所学所长,为这座城市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征集活动
市委人才办即日起长期开展“梦圆星城‘才’精彩”主题故事征集活动,欢迎您来电、来稿讲述您受益于长沙人才新政的故事。联系电话:88665121,邮箱地址:csrencai@163.com。
“筑巢”引来“凤凰”栖
袁云才
“这座城市为科学家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读完留法博士范骁和妻子双双扎根长沙创业的故事,笔者被他的肺腑之言打动。其实,这句话说出了一个朴实的道理:一个地方对人才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为人才提供的舞台有多大、前景有多广。
近年来,长沙经济高速发展,一批国家级平台获批,大量产业项目落地,城市品质也大幅提升,为人才来长沙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硬环境。同时,2017年出台的“长沙人才新政22条”,进一步优化了软环境,彰显出引才的满满诚意。笔者认为,正是因为长沙从硬件、软件等方面筑好“巢”,才引来了“凤凰”争相振翅飞来,他们坚信,创业热土长沙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2017年长沙常住人口增加27.29万人,人口增量和增长率均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便是明证。
“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长沙出色的引才成绩,不只是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强大的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而且对于各类人才的产生和成长,具有催发的作用。愿长沙为人才们营造的“凤巢”越来越好、越来越大,愿更多“凤凰”像范骁夫妇一样,在长沙这株“良木”上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并孜孜以求,找到自己的“无限可能”。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凌晴
编辑:曾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