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面壁者》:创新讲述科研一线工作者的故事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杨斌 魏萱 编辑:曾映雪 2018-07-11 11:28:48
时刻新闻
—分享—

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和湖南卫视新闻中心《新闻当事人》栏目联合策划制作推出两期特别节目《中国面壁者》。

  红网时刻记者 杨斌 通讯员 魏萱 长沙报道

  在今年党的生日到来之际,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和湖南卫视新闻中心《新闻当事人》栏目联合策划制作推出两期特别节目《中国面壁者》,讲述了四位中科院科学家,半生面壁,为祖国科技崛起拼搏奋斗的故事——他们分别是“中国量子物理之父”潘建伟、“沙漠园艺师”常青、“缺水也保产的水陆稻培育人”余迪求,以及“冻土科学家”陈继。

  为了做好这次专题节目,今年五月起,《新闻当事人》栏目的四路记者分别奔赴青藏高原、云南山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安徽合肥,行程上万公里,对采访对象进行跟踪报道。

  采访途中,采编团队遭遇重重困难,特别是在青藏高原采访时,中科院北麓河站位于海拔4700米的青海玉树境内,空气含氧量约为海平面的七八成,摄制组到达台站的时候产生了强烈的高反,呼吸困难每晚都无法入睡。六天五夜的实地跟拍,没有一个晚上睡过整觉。不仅要忍受低温和严寒,还要登高爬下进行拍摄采访。

“中国量子物理之父”潘建伟。

  “用心”致敬人民科学家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拍摄中,日晒和缺水是对摄制团队最大的考验,从乌鲁木齐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再到天山南麓山脚,摄制组跟着科学家走过了大半个新疆。

  一个星期的拍摄下来,记者段山直接累得胃出血。而对“中国量子物理之父”潘建伟的采访,是所有外联中最困难的,前后历时近一年。最终,记者马婉琳和谢攀的用心打动了潘院士,不仅接受了扎扎实实近一个小时的专访,还同意了记者进行跟拍。

  采访中国最年轻的院士是怎样的经历?

  “真的是痛并快乐着。这是我入台真正自己第一次独立操刀完成选题,而实话实说的是,这应该是很多电视记者都比较为难的一个选题。因为没有画面、没有画面、没有画面(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量子怎么表达?通信怎么体现?千万公里的量子纠缠怎么解释?这着实让作为一个菜鸟的我伤透了脑筋。”记者马婉琳自嘲。

  由于潘院士的时间安排得异常饱和,所以给记者的所有拍摄时间只有1个小时,这意味着马婉琳等人要在这一个小时里完成采访的同时还要拍摄所有节目所需的画面。“现在回味,当时真有一种哭笑不得、骑虎难下的感觉。怎么办呢?硬着头皮做吧……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应该是最能形容当时的我的词语了吧。”

记者在采访中。

  从6000万个基因中“挑”出3000个,这科学家是湖南人

  “余迪求是长沙人,湖南人‘霸得蛮、吃得苦、耐得烦’的性格特征在他的科研过程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基因测序是一个特别枯燥的事情,目前来看,每一种稻种就有两万多个基因,每次他们需要测验3000个品种,也就是意味着他们需要从6000多万个基因中找出个别控制陆稻能在旱地生长的基因,活脱脱是一件‘大海捞针’的事情。”记者孙超的感想可谓是“刻骨铭心”。

  采访中,湖南卫视记者还发现一个“秘密”:原来高原科学家也并不比他们更适应高原环境。

  记者丁玲回忆,“节目拍摄的第五天,采访对象陈继因为过度劳累而意外病倒,我们才知道其实站上的工作人员并不是已经适应了高原环境,他们同样会有不同程度的高反,大家都在用意志力克服这些困难。”

  对于很多人来说,青藏高原是向往已久的旅游胜地,但体会过艰苦的生活条件之后恐怕再也不想去第二次,而对于这些科研工作者来说,这里却是他们需要奉献一生的地方。

  所有参与拍摄的记者最后形成一项共识:“很幸运能有这样一次特别的拍摄体验,是对身体的考验,也是对自己心灵的洗礼,致敬我们这个时代扎根边疆默默奉献的科学探索者!”

  这样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分别于7月1日和7月7日播出的两期节目,拿到了同时段收视率排名第一、第二的好成绩。有观众评论:“中国科研人不屈不挠、迎难而上、勇于突破的精神太感人,面壁者之后,期待更多同类节目,比如破壁者、执剑者。”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杨斌 魏萱

编辑:曾映雪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keji.rednet.cn/content/2018/07/11/69809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科技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