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李文金:时代为我开了一扇窗 我愿做感恩时代的“搭桥人”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王义正 编辑:曾映雪 2018-08-10 08:46:11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见习记者 王义正 长沙报道

  8月5日见到李文金,阳光透窗而入,打在他略显消瘦但尽显坚毅的脸上。

  改革开放为中国打开了一扇窗,四十年来,这束光照亮了中国;改革开放也为李文金打开了一扇窗,把他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金荣集团董事长李文金。

  1996年李文金从华菱涟钢计划处处长的位置上辞职下海,白手起家,创立了金荣集团。从大宗原材料进口、钢材销售,到房地产投资,再到园区开发和企业孵化,李文金带领的金荣集团已经成为湖南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近年来,金荣集团先后在长株潭等国内中心城市投资开发和运营服务了十余个大型产业园项目,公司资产总额达40亿元,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湖南省民营企业10强”。

  出走体制的异类

  1996年,娄底的夏天与往年一样炎热,涟钢的宿舍楼里灯光昏暗,楼外蛙叫虫鸣。李文金思虑再三,还是在辞职报告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李文金要辞职,领导和同事们“炸了锅”。

  “文金莫不是开玩笑,不会吧。”“要考虑清楚,不要冲动。”“真的要走?”

  领导挽留,同事规劝,一波接一波,李文金毅然决然。

  1982年,李文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华菱涟钢工作,当年10月份就因工作成绩出色被提拔为副科级干部。仅仅两年后,就担任了车间主任。后来,他又历任涟钢的团委书记、烧结厂厂长、质量处处长、进出口公司经理,职务可谓一路攀升。

李文金任涟钢烧结厂厂长时主持工作会议。

  1996年,李文金37岁,时任华菱涟钢计划处处长,是湖南省第三梯队后备干部,仕途正盛。

  1996年,改革开放第18个年头,第一批下海潮的干部不少已经南墙知返,中国经济在经历1992年短期火热后陷入了阶段性低迷。此时再下海,前途未卜。

  在很多人看来,李文金明明有一手好牌,却可能会打成最烂的局。

  当时的湖南省冶金厅厅长亲自找李文金谈话挽留,李文金态度坚决。“要是我有能力,出去了也能干一番事业;要是我没能力,留在这里也终究是个窝囊废。”

  “选择离开,多少有些年轻气盛。”李文金说,已经在国企待了15年,未来的可预知让他心生恐惧和不甘。彼时,改革开放已经十多个年头,思想解放似疾风暴雨荡涤着陈旧的观念。李文金也被时代的电流击中,他觉得,机遇已经来临,改革开放的信风让他嗅到了一个更加灿烂的未来。

  “投机倒把”的少年

  “我相信自己,也想闯想拼,最重要的是我预感到改革开放的巨大变革,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李文金口中的机遇,就是市场。那时,民营资本已经有所发展,个体户和小商贩日渐多了起来。这让早在改革开放之前就尝过“投机倒把”甜头的李文金跃跃欲试。

李文金在涟钢工作时的照片。

  李文金从来都不是一个甘愿被条条框框束缚的人,而且自小就颇有经商的天赋。多年后,早已身家过亿的李文金回到家乡时,村里的长辈还开玩笑说,“要是文金当年不出去,肯定是村里的第一个万元户。”

  1975年,李文金高中毕业回到农村,一面在生产队挣工分,一面走街串巷,做些小生意。

  一次,他怀揣家里仅有的5块钱,夜行70多公里,去攸县买米糠。回来时突遇倾盆大雨,板车在路上爆了胎。疲惫加饥饿,他实在拉不动了。那天夜里,李文金在板车底下熬了一夜。

  不料第二天傍晚七点,李文金刚回到家,就被查岗的民兵“人赃俱获”,说李文金搞投机倒把,走资本主义道路,没收了板车和米糠。还把他揪到生产队,逼他挂上“投机倒把”的牌子游街示众。

  那一年,李文金只有16岁。

  李文金是幸运的,他恰巧身处于这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代巨变中。时代赋予了李文金力量,时代也赋予了李文金机遇。

  解放思想的“冒险家”

  1996年12月3日,李文金创立了长沙金荣科贸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国际铁矿石贸易、国内钢材贸易。

李文金任涟钢团委书记时参加会议。

  上世纪九十年代,计划经济仍然占主导,很多国企都处于亏损状态,市场低迷、经济缺乏活力。当时,大宗原材料的进口和运输必须要有北京三部委的文件——当时的交通部、铁道部、冶金部,否则船不能靠岸,货不准下车。体制的僵硬,限制了经济的发展,投射到企业则是成本的增加。

  由于进口和运输手续复杂,钢厂之间少有往来,进口铁矿石多是各自为政。一个钢厂一个月的铁矿石用量是一万吨,为减轻库存压力,最多一次进口三万吨。而在海运方面,单次运输量越大,单位运输价格往往越低。同样从南非运一船铁矿石到中国,用15万吨的大船远比3万吨的小船便宜。但15万吨铁矿石,对于当时国内的绝大多数钢厂而言,都无法独自消化。

  除了海运,铁路也是一样,以当时的涟钢为例,原材料运输是有指定铁路线路的,只能从黄埔港到长沙,别的线路是不允许走的。“当时从黄埔运到长沙大概是120块钱一吨,如果从湛江运到长沙就只要80块钱一吨。”李文金说。

  思维灵活的李文金敏锐地从中发现了商机,大胆地提出了“一船卸三港”的商贸模式,优化运输线路,沿途分销。以此减低原材料进口的成本,自己的企业也从中盈利。

  当然,这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创业中的万般艰辛远比离开体制时的豪言壮语更真实。

  第一笔大买卖是一船从南非运到广西的铁矿石。由于数额巨大,李文金很紧张,几乎在电话旁守了七天七夜。最后当货物平安到达,电话这头,李文金挂了电话倒在沙发上便鼾声大作。

  钢厂有了原料,生产得以维持。但由于当时经济低迷,钢材缺乏市场,钢厂无力支付货款。

  无妨!李文金又大胆提出以物换物,用钢材抵铁矿石的货款。

  李文金和他的企业自己建立销售网络,进行钢材销售。不但做大了自己生意,也避免了一些钢厂倒闭,更盘活了市场。

  感恩时代的“搭桥人”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营企业迎来了新的春天。

2017年11月,中国—中东欧16+1领导人出席的布达佩斯峰会上,金荣集团主导的湖南—波兰工业园区项目正式签约。

  彼时,科技孵化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还当算作一个“新名词”,当时的孵化器绝大部分由政府开发经营,基于各方面原因,很少有民营企业愿意将资金投入到门槛高、成本大、收益慢的科技孵化行业。然而,李文金就是不信邪,果断开始了在科技孵化领域的全新尝试。

  2002年,金荣集团所在的长沙高新区火炬城有一大片“烂尾楼”,李文金一次就收购了10万平方米的物业。短短8个月时间,“烂尾楼”就被打造成了湖南省第一家民营科技孵化器。

  2008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文金和他的企业开启了一次自我的“改革开放”。

  与改革开放过程中,党和国家实事求是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一样,金荣集团也在艰难但坚决地进行着转型。从大宗原材料贸易和房产开发等重资产投资,转向园区服务、科技孵化器等轻资产投资。

  生意越做越大,李文金考虑得也越来越多。改革开放为他搭了“桥”,在目前国家支持创新创业的社会背景下,他也要利用做企业孵化器的强项,为创业者搭“桥”,在成就创业者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金荣集团主导的湖南—北卡(北卡罗莱纳)创新中心签约仪式上,美方代表个子高出许多,但李文金气势上丝毫不弱。

  今年李文金已经59岁,耳顺之年已在咫尺,虽为“老骥”但仍是志存千里。他早已在自己心中勾勒出了一幅宏大的蓝图,他想打造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科技孵化器。“我们为什么要改革开放,就是因为落后挨了打。”在李文金看来,科技创新,提高生产力水平,是帮助国家增强核心竞争力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为此,这几年的李文金格外忙,坐不完的飞机,开不完的会。“但成果还是让我欣慰的。”2017年11月,中国—中东欧16+1领导人出席的布达佩斯峰会上,金荣集团主导的湖南—波兰工业园区项目正式签约。今年9月,金荣集团主导的湖南—北卡(北卡罗莱纳)创新中心也即将在美国揭牌,同时中德孵化器项目也在洽谈中。随着这些项目的落地,将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平台。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培育新的动能。

  窗外阳光刺眼,但格外和煦,李文金起身,走向了下一个会场。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王义正

编辑:曾映雪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keji.rednet.cn/content/2018/08/10/69791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科技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