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暑期里的试验田:多的是你不知道的农业“黑科技”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何颖 编辑:曾映雪 2018-08-15 08:05:44
时刻新闻
—分享—

  论坛帖文:

  青春,在路上②|探访湖南农大试验田里的守望者

  红网时刻8月14日讯(记者 何颖)红网互动中心的《青春,在路上》第一期《高温下勘测一线的工程师 网友:你们是守护安全的“蓝衣侠”》推出后,在网友中产生了热烈的反响。8月3日,红网论坛三位小编驱车前往浏阳,这一期我们将探访因为丢玉米事件而在网络上备受关注的湖南农大学子,感受他们的青春激情,把网友们的关切送到他们手上。

  上午10点,沿溪镇,湖南农业大学浏阳教学科研综合基地。这个占地约300亩的基地承担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每年有6个专业300余名学生在基地进行综合实习。正值暑假,原以为会很冷清的试验田里依然能见到忙碌着的年轻身影。

  这一次我们要探访的主人公是湖南农业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作物学硕士点领衔人周仲华。此刻,他正带着三位学生收集棉花花粉,他们要赶在中午前为实验棉田里的棉花进行人工授粉。“我们的科研工作是以作物的生产周期来确定的,就算是暑期,依旧有很多学生留在基地。”

才领着我们走进试验田,周仲华的后背就已经汗湿了。

  “这种天气,狗都不愿意在地里多待。”时近中午,水泥地开始烫脚。“我拿温度计测过,地面的温度有58度。”虽然戴着遮阳草帽,周仲华和学生们身上的衣服还是很快就被汗湿了。“太热,也怕他们吃不消,所以尽量选在上午和傍晚的时候进行室外工作。”

周仲华演示如何给棉花授粉。

  “这一块地里是抗虫能力很强的棉花新品种,这种棉花的叶子能让棉铃虫‘消化不良’,不打农药就能消灭虫害。”棉田里,等待授粉的棉花上都系着一根红色的毛线,三位同学拿着刚收集来的花粉在棉花的柱头上轻轻一点。“前一天下午,他们选择第二天会开的花蕾,将花冠连同雄蕊一起剥下,露出柱头,用红色毛线进行标记。第二天上午收集好父本花粉,利用授粉瓶进行授粉,并收回标记毛线。”周仲华解释着学生正在做的工作。

稻田的“黑科技”:甲烷二氧化碳分析仪。

  “做基础研究很辛苦,每次下地授粉,要在大太阳底下晒两个多小时,小伙子晒得和非洲人一样,小姑娘怕晒,下田的时候裹着防晒衣、草帽,分分钟就汗湿一身。我带的这三个学生,两个是研究生,一个是大二本科生,他们都选择了从事基础科研。”除了自己的科研项目,周仲华还是实习基地的负责人。和普通稻田不同的是,实验基地还多了很多奇怪的仪器,“稻田里设有甲烷二氧化碳分析仪,能自动连续监测大田甲烷和二氧化碳浓度。”周仲华表示,“从一颗种子到一粒米的生产全过程,全部实现了机械化。”

路过“网红”玉米地。

  “我们正在计划培育色彩稳定的彩棉新品种。和前段时间被村民偷走的玉米一样,看着普通,但对做这个课题的学生来说,却非常珍贵。他们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心血去培育,说价值千万,一点都没有夸张。同样,我们培育的彩棉也属于棉花中的‘黑科技’”。湖南农大浏阳基地管理员肖新宇老师也对手上的成果十分自豪。“颜色稳定、均匀,解决了现在彩棉品种的很多问题。”

实验基地里的机械化装备。

  “我就住在基地附近,看着学生们白白嫩嫩的来,晒得乌漆嘛黑的走。”沿溪镇居民李大哥把家里的几间空房租给了来实习的学生,也见证了他们的成长。“他们插秧用插秧机,喷农药用无人机,收稻谷有收割机,就连收土豆也是用的机器,他们这些技术我们也想学呢。”

网友表示,“他们就是守望田野的青春力量”。

  “把这些话拍下来,我们发到朋友圈炫耀一下。”收到带有红网网友慰问话语的一瓶瓶矿泉水,周仲华和学生们都很兴奋。“刚绽放的棉花是白色的,第二天会变成玫红色,这都是花青素的作用,是不是很神奇?”周仲华还特意向网友展示棉花生长的神奇特性。

  看到农大学子们辛苦工作,网友们也是感慨万千。“学子们坐得住象牙塔里的苦读,也走得进闷热与蚊虫满布的乡土。他们是这片田野的守望者,更是埋在科研未来的一颗颗种子。”“科研不易,更何况在高温的大田里。但湿了衣服,黑了皮肤,只要农作物能够茁壮成长,坚守就有了意义。”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何颖

编辑:曾映雪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keji.rednet.cn/content/2018/08/15/69786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科技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