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湖南省科技厅办公室、新闻中心与发明与创新杂志社联办,强力推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创新引领看湖南系列报道,从不同角度讲述科技创新湖南故事,回望过去,展望未来,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为早日实现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贡献力量。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创新为民,向幸福进发——湖南科技交出温情民生答卷》(一)更精准、更智能:以“小”研究撬动“大”福祉。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着力点。70年来,“民本”思想一直就是最温情的画笔,勾勒出湖南科技事业砥砺前行的方向。
更精准、更智能:以“小”研究撬动“大”福祉
70年,我们的生活可以发生怎样的改变?
三湘四水,因水而美,因水而兴。湖南的水环境,从20世纪50年代的“淘米洗菜”,到20世纪60年代的“水质变坏”,再到20世纪70年代的“鱼虾罕见”,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洗不净马桶盖”,直至“新世纪重回水清岸绿来”,生动的民谣讲述了湖南水体环境由好变坏、再由坏到好的演变过程。而民谣的背后,是湖南人民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在解决重大环境问题上所做的种种努力。
“人生七十古来稀”曾是人们对长寿的奢侈向往,如今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长者在街头比比皆是。在湖南,一代代医疗卫生工作者围绕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疾病开展防治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也让人均预期寿命由1949年的35岁增长到2018年的76.7岁。妇女和儿童健康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持续下降。出生缺陷发生率连续四年下降。
1998年的灾害性洪水、2008年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017年的超历史暴雨洪水……这些自然灾害给三湘人民带来了难以忘怀的记忆。但在灾难中,霸得蛮的湖南人从不畏惧,70年来,气象科学、地震科学等各行业领域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如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系统更加健全,预报预警覆盖面逐年扩大,准确率和时效性大幅提升,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安全堤坝。
此外,从智能交通到食品安全监控、从生物技术到海洋开发、从公共安全保障到资源高效开发……一批社会发展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在服务百姓、改善民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断提升着三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科技创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而让湖南人民越来越幸福的这些科技创新,许多都是从“小”开始的。
建设绿色湖南:“小”集成成大器
2019年9月,生态环境部公布全国首批100个“最美水站”名单。完全采用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力合科技”)水质自动监测设备和集成系统的长沙三角洲站点位列其中。位于浏阳河北岸、长沙开福区滨河南路风光带的三角洲站点,与荫荫绿树相伴,无时无刻不在倾听着河流的低语。
长沙三角洲水质自动监测站入选全国首批100个“最美水站”名单。
“监测站仿若河流的‘听诊器’,既能查污染‘病因’,又能探污染‘病理’。”在力合科技化学分析部主管黄海萍看来,环境监测是环境污染事前预警、事发后应急处置、污染治理成效事后评价的基础,贯穿环境保护的始终。
而力合科技的水质自动监测设备,为浏阳河重现碧波荡漾,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发源于大围山、弯过了九道弯的浏阳河是湘江长沙段最大的一级支流,它是逶迤秀美、流淌着音符的河流,也是让三湘人民自豪与骄傲的河流。但随着城市工业的不断发展,浏阳河沿线的开发力度不断增大,浏阳河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水质明显下降,常年为Ⅴ类或劣Ⅴ类。浏阳河三角洲断面显得又黑又脏,成了广受人们诟病的“黑水河”。
浏阳河被污染所侵袭,湘江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湖南省水质监测部门对湘江43个河段进行的一次监测显示,只有11个河段水质在Ⅲ类标准以内,达标率仅为25%。
2013年,湖南省政府把湘江保护和治理列为“一号重点工程”,决定以“堵源头、治调并举、巩固提升”为阶段目标,连续实施三个“三年行动计划”,长沙市政府将浏阳河水污染防治作为“一号重点工程”的重中之重。
从2016年起,由力合科技建设的浏阳河水系20个省控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就如同“天眼”,时刻关注着浏阳河干支流的水质状况。
走进长沙三角洲水质自动监测站,一百多平方米的屋子里设有仪器间、质控间和值班室。其中,在仪器间,满满当当的“铁箱子”整齐地排列着。
这些“铁箱子”就是力合科技的水质监测仪器,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成为了能对水环境质量控制断面进行实时自动监测,并将水质状况数据上传到自动监测平台,实现实时预警水质状况的自动监测系统。监测系统由集成采水子系统、预处理及配水子系统、分析检测子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等组成。“分析检测子系统设备配置了水温、pH值、电导率、溶解氧、浊度、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砷、铅、镉等多个项目监测指标,监测频次每4小时1次,特殊情况下可实现每小时1次,实现对浏阳河三角洲断面水质全自动监测。“环境监测人员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接收、调阅水质监测数据,一旦出现异常,系统便会立即发送预警信息,方便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力合科技副总经理文立群介绍,这套系统是公司集成创新的成果,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水质监测方式,也为政府改善浏阳河水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多年前,传统的水质监测只能靠人工作业,不仅耗时耗力,还常常成为水质异常情况紧急处理的掣肘。
“以前我们需要坐船到浏阳河断面的中间采样,一旦碰上严寒时节,河面温度比地面还低,还不能穿着厚重的棉袄,因为这样会行动不便而影响操作。”一位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坦言原来工作起来效率极低,“仅采样就要花3个小时,样品采集回来之后紧赶慢赶送到实验室,五六个工作人员就得赶紧进行检验并分析数据,其间也需要耗费3个多小时。之后,再由2名专门负责总结的工作人员根据检测数据形成汇总报告,这样一来我们早上接到的任务,往往要到傍晚才能出结果。”
那么,这套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如何将采样、预处理、分析检测等功能“装”进这些小小的设备的?“我们采用模块化、小型化、通用化设计,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技术、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等成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挪’到了一台台水质分析仪中,它们分工合作,如基于气相色谱技术的分析仪可以监测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等物质,基于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的分析仪可监测的参数有氨氮、氟化物、氯化物等因子。而这一台台仪器又集成在一个上层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形成了一整套水质自动监测体系。”文立群介绍道。
力合科技研发的水质检测船。
一个个单看并不复杂的应用创新集成一个系统,一个个子系统再集成一个监测体系,力合科技以“小”聚“大”,让浏阳河水质监测变得简单而智能。
“2017年春节期间,湘江国控考核断面(三角洲)污染数据下降明显,说明生活污水直接影响浏阳河水质情况;浏阳河干流双桥港下游至三角洲氨氮、总磷等指标数据较低,三角洲站点基本能达到Ⅲ类水标准,表明水体自净能力较强……”这是水质自动监测站在通过对监测结果的上升趋势或突变数据进行分析后,掌握的水质变化规律。“在直观的数据面前,环保部门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联防联控联治措施,如在污染严重的地区实行排口全面截污、污水处理厂扩容提质等。”黄海萍说。
有了准确的数据参谋,“靶向治理”浏阳河污染源的工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近两年,长沙市各级共投入14.2亿元,对44处直排口进行整治改造,完成6个城乡污水处理建设和1个污水处理厂扩建,配套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管网132公里,完成国祯、长善垸、敢胜垸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长沙市水利局数据显示,2018年,浏阳河入湘江口年度水质自2004年有监测数据以来首次达到综合Ⅲ类标准。2019年1月至8月,长沙市26个国、省控监测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水质明显改善。
以科技力量守护湖湘的绿水青山,不是力合科技“一个人在战斗”。高校和科研机构也走在变“污”为“宝”的技术创新前沿: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院长柴立元教授团队研发的“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法深度处理技术”在我国包括铅锌铜龙头企业在内的200余家企业得到推广应用,年处理废水过亿吨;“有色冶炼含砷固废治理与清洁利用技术”取得的系列成果,使得选择性脱砷率达97.42%,在湘江流域乃至全国实现了大规模推广应用;获得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冶炼多金属废酸资源化治理关键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废酸中有价金属高效分离与直接回收,金属回收率高达96%以上,废酸回收率90%,危废量较国际现行方法削减90%以上。
政府也在行动。2013年,湖南省在全国率先实施政府采购两型产品政策,增强绿色发展理念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生态效益在项目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将绿色发展作为基本原则,纳入《关于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省的实施方案》和《湖南创新型省份建设实施方案》中。近五年来,湖南省科技厅在绿色技术重点领域新组建了18个省重点实验室、13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深入推进国家科研任务和全省绿色技术创新的有机结合,获批“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9项,争取国拨经费近1.8亿元。启动实施区域性环境治理科技创新工程,近五年投入2.2亿元,在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防治、黑臭水体治理、洞庭湖生态修复等重点难点方向,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
多措并举显成效。2018年,全省地表水评价省控考核断面中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的断面占比由2016年的89.7%提高到94.5%;全省14个市州所在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由2016年的81.3%提高到85.4%。
助力健康湖南:“小”药片传大爱
家住湖南省凤凰县的龙秀梅(化名)两口子记不清自己是多少次怀抱希望又满是失望了,七次妊娠,七次流产,让这个渴望孩子的家庭伤痕累累。
不甘心的龙秀梅决心弄清楚自己复发流产的原因。于是,夫妻两人来到长沙,边打工边看病。
“我们发现龙秀梅的叶酸利用度存在高度风险,于是为她制定了个性化增补叶酸的方案,将她每日的叶酸服用量从常规的0.4毫克增加到5毫克,但即使如此,她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一直降不到正常范围。”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下称“省妇幼”)副院长、遗传优生科主任医师王华解释,人体内缺乏叶酸就会使得Hcy不断聚集,而叶酸利用能力受遗传因素影响,如果是与叶酸代谢相关的酶活性偏低(即相关基因变异)的人,即使按常量补充叶酸,机体叶酸水平也会不足,“而女性妊娠期间体内如果叶酸不足就容易造成新生儿神经管发育畸形甚至流产。”
居高不下的Hcy水平,让龙秀梅的第八次妊娠依然以失败告终。
孩子虽然没保住,但龙秀梅似乎看到了希望。“病因已经知道了,只要对症下药,总会成功的。我们相信王大夫。”面对病人的信任和期盼,王华团队深感重任在肩。在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团队决定将龙秀梅的孕前叶酸增补量调整至每日15毫克。
这一次,龙秀梅的Hcy水平降到了正常范围。2018年,龙秀梅生下了一个健康漂亮的宝宝。“我非常感谢省妇幼的王华医生,她在我人生最绝望、最彷徨无助的时候给了我希望、给了我信心!”
这也是叶酸的力量。就是这重量微乎其微的叶酸,让千千万万的新生儿从此远离出生缺陷,健康幸福地来到这个世界。
0.4毫克,这是备孕女性和孕早期女性每天需要补充叶酸的数量。这个数字,是北大医院原名誉院长严仁英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
20世纪80年代,严仁英在调研期间发现,导致围产儿死亡的首要原因是神经管畸形。1990年,由严仁英负责实施的“中美预防神经管畸形合作项目”研究结果显示,每天只要给孕妇补充0.4毫克叶酸,就可以有效减少85%的神经管畸形发生率。
从1996年起,在原卫生部推动下,备孕女性补充叶酸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从2009年开始,湖南省全面实施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免费增补叶酸工作,预防神经管畸形,建立了多渠道发放途径。近年来,全省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已大幅下降。
然而,0.4毫克的叶酸补充量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遗传体质的差异导致了机体对叶酸利用能力的差异,因此叶酸增补需要因人而异。“自2009年起,我们就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开展叶酸代谢障碍的诊断与个体化防治研究,建立了叶酸代谢障碍筛查、MTHER基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检测技术平台。”王华指出,叶酸的个性化增补只是湖南省出生缺陷防治工作中的基础环节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护佑母婴健康,防治出生缺陷,湖南的医务工作者一直没有停下脚步。
省妇幼王华(右二)团队下基层进行遗传咨询服务。
中国“临床遗传学”奠基者、中南大学教授夏家辉院士早在1972年就开展了人类染色体显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974年,他创建了“遗传咨询门诊”,开展了染色体病的诊断和产前诊断,并从1978年开始向全国推广遗传病诊断与产前诊断技术。1981年,夏家辉等学者研究出用绒毛、羊水细胞为材料,在妊娠2~5个月内完成染色体病宫内诊断的技术,从零开始在全国建立起了“临床细胞遗传学”这一崭新学科。
“要探寻疾病的真相,基础研究不能脱离临床实践。”夏家辉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过这一点。在他的倡议下,其研究成果也通过各种培训逐渐在湖南推广开来。省妇幼的雷花香、黄定梅医生正是当时接受培训的成员。1981年,她们在省妇幼创立了遗传研究室(现为遗传优生科)。从1985年起,省妇幼开展绒毛、羊水产前诊断技术服务,开启了染色体病二级预防工作。
王华于1986年来到省妇幼妇产科工作,之后“转战”遗传研究室,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筛查与研究工作起步,开展出生缺陷三级防控主战场的建设。这一“战”,便是近30年。“我们从染色体病二级预防开始做起,不断完善筑牢婚前和孕前、孕期、新生儿三级预防‘防线’,不断健全全省的出生缺陷防治网络,不断进行科研攻关,努力将生命起点的遗憾降到最低。”
在国内较早提出应用孕早、中期血清生化整合筛查,形成湖南省的产前筛查技术方案,推动了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从孕中期向孕早期发展,该种整合筛查手段的检出率为75%~85%,而原有孕早、中期单次筛查的检出率仅为60%;
制定了湖南省产前超声检查技术规范,在国内率先提出孕24周及32周两次胎儿超声检查,相较于单次胎儿超声检查,胎儿畸形检出率提高了10%;
开展的“湖南省苯丙酮尿症新生儿筛查、诊断、质量网络建立和产前诊断研究”获第八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开展的“重大出生缺陷产前筛查诊断网络建立与防治技术规范化应用的研究”获湖南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
“目前已知的出生缺陷超过8000种,其防控工作是世界性难题。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有80万~100万例。”累累硕果面前,王华觉得前路任重而道远,“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不是靠哪一个医生、哪一家医院就能完成,需要社会各界通力合作。”
实际上,湖南一直将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和重点工作任务,并于2015年在全国率先出台《湖南省出生缺陷防治办法》,连续3年实施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民生实事项目,建立以出生人口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模式,推进出生缺陷“八免两救助”项目,统筹推进出生缺陷防治。
根据《2018年湖南省儿童发展状况监测报告》,2018年,全省出生缺陷发生率连续4年下降,全省出生缺陷发生率比2015年回落5.53个千分点。
围绕出生缺陷防治发展前沿,湖南省科技厅2019年击出“重拳”。9月30日,其官网发布《关于2019年度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立项项目的批复》,“湖南省出生缺陷协同防治”项目名列其中,资助金额为5600万元。
省妇幼院长盛小奇介绍,专项围绕三个方向开展协同创新研究,拟实现技术服务和出生缺陷健康知识的人群全覆盖,提出公共卫生防治策略及干预措施,推进“孕前-孕期-出生后”全链条的早预防、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自主创新技术与传统技术无缝对接。“我们要在防治出生缺陷这条路上不断钻研,这条路没有止境、没有终点,既然患者以生命相托,医者必当全力以赴!”作为该专项的首席技术负责人,王华的话语中饱含深情而又铿锵有力。
省妇幼医务人员正在进行基因测序实验工作。
科技在湖南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一直都是重要的支撑力量。
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医疗工作者围绕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疾病开展防治研究,先后控制和消灭了天花、黑热病、回归热、丝虫病,基本消除疟疾和麻风病,消除了碘缺乏病。干细胞和治疗性克隆研究、猪胰岛素异种移植、糖尿病细胞免疫分型诊断、红斑狼疮诊治策略及其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等一大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造福于民。
此外,湖南省科技厅引导支持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力度也在不断加大。2017年,与当时的卫计委联合设立了“湖南省科卫联合基金”,专门用于支持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从2017年开始,累计引导临床创新资金6000余万元,聚焦威胁全省居民健康的常见疾病,加强疾病防控技术研发,开发了一批急需突破的临床诊疗关键技术,大力推动了医疗新技术转化应用于临床,显著提升了全省疾病防治水平。
打造平安湖南:“小”网格防大灾
2016年7月17日,湘西州古丈县默戎镇,暴雨如注。
住在默戎镇龙鼻村第9组的75岁老人石清亮连连摇头,这么大的雨,好多年都没有见过。而让他永远忘不掉的一幕是:当他跨过门口的小溪沟回头望时,巨大的泥浪瞬间吞没了房屋。祖祖辈辈背靠的大山,真的垮了!
幸运的是,石清亮没有受伤。在村干部的组织下,他和村里的500多人都及时进行了转移。呼啸而至的泥石流,及时果断的撤离,无一人伤亡,有媒体称其为“默戎奇迹”。
而“奇迹”的发生,并不是偶然。
7月14日,湖南省气象台就预测“17日到20日间,古丈县将迎来一次强降雨过程”,古丈县气象局立即通过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将强降雨的消息紧急发送到各个相关部门联络人员的手里,面对有可能到来的山洪和泥石流,气象、国土、防汛部门乃至每个村都严阵以待。
“17日凌晨,我们就发布了气象预报产品,指出古丈县有很强的对流云团,指导州、县两级气象部门发布预警;9时58分,我们发布了雷电橙色预警,10时3分发布暴雨橙色预警,10时50分升级为暴雨红色预警,10时50分、11时43分,两次发布针对默戎等区域的防范山洪地质灾害特别提醒。”湖南省气象台副台长陈静静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当时的重要时间节点。
11时20分,龙鼻村的党员干部、民兵和青壮年挨家挨户排查,迅速按照应急预案有序组织村民撤离。
12时5分,泥石流灾害来临。倾泻而下的泥石流,瞬间冲毁龙鼻村房屋5栋14间。而得益于及时预警和及时撤离,该村居住在距离山体不到100米的危险地带的500多人,无一人伤亡。
“奇迹的背后,是气象、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多部门群策群力、联防联动的结果,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湖南省气象局国家级首席预报员周慧认为,气象预警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这条防线如今越来越牢固,应归功于科技的进步。
长沙综合气象观测试验基地航拍图。
准确的天气预报是做好灾害防御的前提和保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湖南天气预报技术快速发展,经历了从定性预报、描述性预报向数字化、格点化、基于人工智能的精细化预报升级的过程。
湖南位于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间为低缓起伏的丘岗,北部为平原湖泊,形似一个向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在这样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条件下,大气抵达后很容易形成涡旋,就像是原本平静的河水流过石头很容易形成湍流,变得难以捉摸,给气象预报员们“看准老天爷的脸”带来了很大困难。
“20世纪90年代,湖南的气象预报员还没用上数值天气预报产品,甚至连计算机都没有。而2001年之前,湖南没有一部多普勒天气雷达,到了2004年也只有长沙的黑麋峰上才有。”在尚无卫星、雷达、数值模式、超级计算机的年代,周慧只能根据天气学的原理和经验,利用天气图来推算冷空气的移动速度、降雨什么时候开始等,有时误差非常大。
那时,天气预报只是以不同的气象观测站这一个点的气温、降水等来代表整个区域的天气情况,“所以当时老百姓从电视上只能看到全省14个市州48小时内的基本天气情况。”陈静静介绍,21世纪以来,随着全省空基、天基、地基三位一体自动化观测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多种数值预报产品的综合运用,天气预报跳出了“定点”框架,走向了“网格化”之路。
“就像地球的经纬线,我们可以把每个城市所在的区域分解成多个‘5公里×5公里’的网格,每个网格的天气情况都有预报。”周慧表示,目前全省已经有8000多个这样的“小”网格,时间上可实现未来10天的逐3小时天气预报。
网格多了,天气预报也越来越准了。2018年,湖南省的24小时晴雨、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稳步提升,分别达86.11%、78.96%、88.70%,在全国排名靠前。
但湖南的气象科技工作者们并不满足。
湖南是多灾省份,强降水、连阴雨、低温冷冻害等灾害性天气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而暴雨、冻雨、冰雹等一系列极端天气,其区域性明显,分布并不广泛,而且“来去匆匆”,难以准确掌握踪迹,这使得极端天气预测成了世界性难题。而人工智能的出现,为攻克这一难关加上了重要砝码。
“我们已经开始探索研究人工智能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自主研发了人工智能网格预报平台。”周慧介绍,在2017年汛期,人工智能网格预报平台投入业务运行,该平台让预报员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对灾害性、转折性天气的研判上,并将降水、气温、能见度等17 种预报产品通过网格化、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发布,空间分辨率可精确至5公里。“2018年7月,我们又与湖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组建深度学习研发团队,在基于EC模式的气象要素格点预报订正技术研究、气象要素格点预报技术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冬季相态判识技术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强对流天气自动识别技术研究等方面展开攻关,以期能够为湖南防灾减灾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湖南省气象台工作人员正在安装天气现象自动观测仪。
除了筑牢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在公共安全和应急技术、社会治理科技创新方面,科技也在展现其创新引领作用。
2016年12月发布的《湖南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要围绕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等环节,在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消防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应急救援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等领域,突破关键技术,研发重大应急装备和产品,提升应急与公共安全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强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支撑能力。要针对社会治理面临的重大问题,在国家安全、社会安全、生产安全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针对自然灾害防控面临的重大问题,建立重大自然灾害预测、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四位一体的技术体系。
自“十三五”以来,湖南省防灾减灾工作也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与2006年至2015年均值相比,“十三五”期间,全省年均受灾人口、年均转移安置人口、年均倒损房数量分别下降56%、38%、51%,防灾减灾工作成效显著。
来源:科技湖南
编辑: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