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科技部、全国妇联等部门印发《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关于实施科技创新巾帼行动的意见》,旨在充分发挥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为此,湖南省科技厅“科技湖南”微信公众号、“发明与创新杂志”学习强国号联合推出湖南科技创新“她力量”系列报道,讲述湖南省优秀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故事。党的二十大前后,我们聚焦在科研管理岗位上精准施策,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巾帼们,从她们身上感受争做表率、务实担当、勇于创新的奋斗之志、奉献之美。
在湘潭大学副校长葛飞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个向日葵永生花的画框。画框里,向阳而生的花朵在炽烈盛放时被定格成美丽的风景画,瞬间岁月永恒,爱意永恒——就如同葛飞对于科研的情感一样。
如果一定要追溯爱的起源,那么就要将时光轴拉回至30年前。
那一年,刚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的葛飞, 顶着盛夏的阳光,站在湘潭大学三道拱门前,看着这座单壁弯折处高度为13米,双臂合起总高度为14米的标志性建筑,或许那时的她并不知道,自己和这所高校的缘分将会是“一生一世”。
从1992年到2022年,在这里葛飞体会过深造圆梦的快乐,陷入过科研困顿的迷茫,经历过攻克难关的艰难,感受过成果获取后的喜悦……“科研的漫漫之路上,我始终追寻着探索发现的乐趣和经历着沿途中不同的风景。”30年里,她和无数的湘大人并肩同行,始终赤诚如初,勇毅如初。
披一身星光与灯火,迎接春之繁盛与蓬勃。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湘潭大学榜上有名,数学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这一天,任湘潭大学副校长满一年的她为“实现了几代湘大人前赴后继的目标”而欣慰,更以身为学校建设者而自豪。“不念过往路曲折,不畏将来负重荷。”这是她写给自己的诗句,也是她今后的路途。在以三十载岁月为序章,以励志图强之心行走在科研的路上,葛飞“时刻不忘科研初心,时刻不敢懈怠科研”。
最热爱的事业:
矢志科研,守护自然
有梦想,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对于26岁读研、32岁读博,30年来一直沉浸在科研路途中的葛飞而言,热爱,从来不会因为年龄而受到限制。“这是我持之以恒行走在科研路上,攀登科学山峰的原动力。”葛飞说。
科学山峰是充满坎坷险阻、密林荆棘的。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葛飞觉得:“于人迹罕至处探索科学的瑰丽和奇伟是一件让人沉浸其中、无怨无悔的事。”
探索的况味,藏于持之以恒的学习积累之中。本科毕业在湘潭大学工作5年后,深感自身不足的她选择了在本校分析化学专业读研。硕士毕业之后,她调任至环境学科任教。既是初来乍到,又是跨领域研究,一度让葛飞陷入了迷茫。但时任系主任杨润昌教授的话让她有了醍醐灌顶之感。“杨老师帮我耐心细致分析应选择自己擅长的、能坚持的方向,在环境化学领域努力深耕,把自己的业务专长做好。” 有了杨润昌教授等湘大前辈门的悉心点拨,葛飞的研究之路也变得豁然开朗。
2003年,在环境学科任教4年后的她再次感到自己知识储备不够,选择了在浙江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继续深造,师从我国知名环境化学专家朱利中教授。在朱院士门下3年多的学习时光,葛飞接受了严格的科研训练。朱院士以“认真工作的人最美丽”鼓励每位学生,以“优秀是种习惯”要求每位学生。在浙大博士学习阶段,她深刻体会到了科研人的严谨,更领会到了科研人的责任。
博士毕业回到湘潭大学,葛飞开启了全新的科研阶段。她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为污染物的界面行为与控制技术,研究介质主要与水与土壤有关。“读博期间关注的是饮用水安全及其保障技术,博士毕业后拓展至城市污废水深度处理,现在最关注城镇黑臭水体的治理。”近年来,葛飞致力于研究针对黑臭水体形成关键因素的绿色精准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她主持承担了湖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城市黑臭水体监测治理技术与装备”,在黑臭水体形成关键因素与治理技术方面下功夫,在治理材料、设备和工艺研发方面上取得了一批成果,与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在我省湘潭、岳阳、郴州等省内城市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应用示范,为实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水污染防治目标而努力。
2022年初,葛飞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湖南水稻产区土壤复合污染多介质环境行为、生物效应与阻控机制”。而这也标志着,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上,葛飞带领的科研团队站上了新的高度。“我们将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为稻田土壤复合污染调控和利用农业废弃物阻控修复土壤复合污染提供新指导,为湖南产粮区水稻品质及安全保障提供新思路,助力鱼米之乡丰盈‘大国粮仓’。”
最坚持的品格:
永葆赤诚,求真务实
如今,葛飞每去一个企业调研、每到一个地区考察,都要带上几本新编的《湘潭大学科技成果汇编》,积极推介湘潭大学最新科研成果。从今年4月底该汇编发布至9月底的5个月时间里,湘潭大学已与多个企业完成了多项技术的成果转化。这其中,起到“桥梁”作用的《湘潭大学科技成果汇编》,就是葛飞在担任副校长后着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的一次有益尝试。这本科技成果汇编,收录了对标湖南省“3+3+2”产业格局重点布局的22条优势产业链的183项科研成果,涵盖新能源、航空航天、节能环保、化工新材料等学校重点优势特色科研领域。她主持召开了成果汇编发布会并组织科研团队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路演。“这不仅是一本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指南’,也是摸清家底,从而推动全校科技工作者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做科研,产出更多能落地产业的成果。”今年7月30日湘潭大学与柯盛新材签署的“非贵金属(贵金属)催化剂制备与催化加氢技术开发项目”,金额达到3000万元。科技成果汇编在湘潭大学对接服务企业、转化科技成果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葛飞的科研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便是“求真务实”。求真,即真科学、真技术、真应用;务实,则是实在、实效、实用——在葛飞心中,科研成果只有走出实验室,才能“转出”新动能:“学校要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需求,跟上‘双一流’高校建设步伐,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关注现实问题和时代问题,成为重大科技创新的策源地。”
从过去到现在,于葛飞身上,总能看到一位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
6年前,湘潭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成立,担任首任院长的葛飞面对着学科教职工偏少、基础设施较薄弱等诸多困难,“我很幸运,在探索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的路途中,有一批同心同向同行的同事们,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努力。”经过不懈努力,在环境学科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和污染场地修复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洞庭湖流域和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废铅酸蓄电池和废锂电池资源回收利用、郴州可持续示范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等工作中都有湘大环保人的工作身影和积极贡献。
最喜爱的身份:
此生为师,人生乐事
随着年龄增长,葛飞的“称呼”越来越多,排在第一位的永远是“葛老师”。
“老师,是蓝天之下最快乐幸福的职业。”从教30年来,葛飞最看重的,就是学生。学生的信息会第一时间回复,学生邀请的活动会尽力参加,学生的学习生活会时时刻刻关心……“一开始,我是她们的姐姐,慢慢地,成了她们的妈妈,再以后,可能要成为他们的奶奶喽。”一提起学生,她的眼中饱含深情。
比如,她经常鼓励自己的研究生,“科研路虽然漫长而艰苦,但用汗水和奋斗凝成的坚持,终会让你遇见更美好的自己。”“科研路上也会有同行者,与同行者相知相守,不是一件更美好的事吗?”“我希望你们不忘初心,不负热爱,事业和家庭都能收获幸福。”……葛飞笑言,自己是在给学生们“灌心灵鸡汤”,但这又何尝不是她自己的真实写照呢。
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心教。葛飞对待学生,永远用心用情。“要让学生成为最好的学生,老师得不断学习成为最好的老师。”
在给本科生上课时,葛飞会不断更新课件,每次会提前到达课堂与学生互动交流;讲授“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课程时,她将思政结合生态文明研究前沿动态,促进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她多次带领学生到黑臭水体周边现场调查,检测数据,听老百姓反映情况,让学生懂得何为科研的求真务实,何为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葛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很高,但她同样温柔细心。”湘潭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研究员刘娜,至今仍能回忆起读书时的一件小事,“她知道我有午睡的习惯,就去家居市场精心挑选了一张紫色沙发床,让我能休息好。”而刘娜,也和自己的老师一样,从浙江大学博士后出站后,坚定选择了回到湘潭大学工作。
打开葛飞的微信朋友圈,其背景是2016年湘潭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成立暨迎新晚会的照片。照片中的学生青春飞扬,朝气蓬勃,而葛飞,早已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融入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融入了她无限热爱和孜孜以求的科研与教育事业。
“在科研路上,我为之倾注了心血,也将为之继续努力,做一名科研路上的探索者,遇见更美的‘研途’风景。”这就葛飞作为一位科研工作者永远的赤诚之心。
来源:发明与创新
作者:雷蕾
编辑:廖晨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