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办国办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加大基本科研业务费对职业早期青年科技人才稳定支持力度。这项务实之策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
青年科技人才精力旺盛、思维活跃、知识更新快,是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也是我国科技创新攻坚克难的排头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青年科技人才规模快速增长,不断充实科技人才队伍。2012年至2021年期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数量由416.7万人增至858.1万人,年均增长7.67%。《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科技工作者平均年龄为35.9岁,呈现年轻化和高学历化趋势。
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最佳年龄段是25岁到45岁。但处于职业早期阶段的青年科技人才,往往科研成果积累不够,缺少足够科研经费等资源支持,难以独立开展科学研究。不少职业早期青年科技人才不得不依附大团队,做跟班式科研。青年科技人才在科研资源获取上处于相对弱势。
为职业早期阶段的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更加稳定、更大力度的科研经费支持,助其走好科研第一步,可谓“好钢用在刀刃上”,以“小投入”撬动“大产出”,培养锻炼出更多杰出科技人才。
《若干措施》提出的相关举措颇具针对性。比如,根据实际需要、使用绩效、财政状况,逐步扩大中央高校、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对青年科技人才的资助规模,完善并落实以绩效评价结果为主要依据的动态分配机制。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用于支持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开展自主研究,有条件的单位支持比例逐步提到不低于年度预算的50%,引导青年科技人才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前沿科技研究。
这是对广大青年科技人才的期盼和诉求的积极回应。强调根据“实际需要”“使用绩效”和“财政状况”逐步扩大资助规模,体现了务实的一面,有利于新政策落实落地;“35岁以下”“不低于年度预算的50%”,给出了明确的“硬杠杠”,体现了中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支持青年科技人才的信心和决心。
青年科技人才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力。期待《若干措施》早日落实,并形成长效机制,助力更多科技人才脱颖而出,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年智慧和青年力量。(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佘惠敏)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编辑:吴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