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神器”守卫长沙蓝天
3D可视型激光雷达20秒能测5公里内大气状况
潇湘晨报记者 陈丽安 长沙报道
2018年年初,长沙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大气污染宣战。在科技助力、产业升级、大力减排、严格执法等多重措施下,长沙空气质量呈改善态势。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2018年长沙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累计106天,优良率为73.6%,优良天数较2017年同期增加4天。对大气污染有效的控制和治理,背后正是科技的强力支撑。
环保“神器”给大气层做CT
一个立式的炮筒状物件与电脑连接,启动后,一束绿光发射出去,20秒后,电脑屏幕上就显示出5公里垂直范围内的大气污染状况图谱,所有污染源分布情况及数据尽收眼底。这个“呆萌”的物件,是雨花区蓝天保卫战的“新武器”——3D可视型激光雷达。
“圭塘河洞井段的沿河小路有约4000平方米裸露黄土,扬尘超标。”通过雷达探测仪,工作人员发现污染源后,立即将接收到的信息传递到洞井街道,街道立即开展圭塘河沿线裸露黄土专项整治行动。
“3D可视型激光雷达的运用,相当于给大气层进行‘CT扫描’。”雨花区环保局局长钟智宏介绍,3D可视型激光雷达可连续监测大气,实时分析PM10、PM2.5的浓度分布,同时还可通过可调焦摄像装置实时拍照记录,能更准确监测定点工业烟尘的排放、城市上空环境污染物的扩散,捕获污染源位置,“垂直方向最远能检测到25公里高空,水平方向能对半径8公里以内的范围进行空气质量监测”。
此外,走航车对片区进行区域扫描监测和走航监测、一次冲洗6条车道的巨炮抑尘车上路流动除尘……在长沙大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时,一系列高科技“神器”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实时守护着蓝天。
无人机、电子眼成监督利器
与各大环保“神器”相配合的,还有无人机全天候巡查环境问题。蓝天保卫战开展以来,长沙县行政执法局根据县域内30家涉气重点排污单位的地理分布,划分了8个监管网格,派出无人机在网格内巡飞,除了抽查工地,无人机还承担着监测垃圾、秸秆焚烧和露天烧烤油烟污染问题的任务。
长沙县行政执法局信息中心主任刘奕介绍,该装置可在飞行过程中同时收集总挥发性有机物、细颗粒物、可吸入细颗粒物、臭氧等空气污染源的浓度,一旦数值异常,即可成为预警数据实时回传,执法队员可及时发现,并赶赴现场核查。
此外,遍布大街小巷的天网电子眼,也成了监督利器,一些破坏大气环境的小动作通通“现形”。
科技助力下,执法部门实现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精准发现、精准打击。据统计,长沙蓝天保卫战以来,至4月15日“三个月治标”时间节点,全市渣土扬尘、工地扬尘污染有效控制,渣土消纳乱像得到有效遏制;全市取缔散煤制售点93处;露天焚烧垃圾、烧烤、焚烧农作物秸秆基本控制,餐饮油烟“治标”目标基本实现;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清查“散乱污”企业757家,关停整治企业455家。全市“三个月治标”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陈丽安
编辑:曾映雪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