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课题组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合作,经过多年的调查、发掘与研究,在藏北羌塘高原发现一处具有原生地层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尼阿底,证实古人在4万—3万年前已踏足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这一研究刷新了学术界对古人类适应高海拔极端环境能力的认识,成果已于北京时间11月30日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
论文第一作者张晓凌介绍:“从全球范围看,此前人类活动的最高遗迹发现于安第斯高原的Cuncaicha 岩厦遗址,海拔4480米,年代为约1.2万年前。”
位于藏北羌塘高原的尼阿底遗址海拔4600米,是一处规模宏大、地层保存完好、石制品分布密集、石器技术特色鲜明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是迄今青藏高原最早、世界范围内最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青藏高原风化剥蚀严重,人类活动的证据难以在地层堆积中完整地保存下来。”论文通讯作者高星说:“以前在高原边缘的青海地区(海拔3000—3500米)发现一批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但在西藏只有地表采集的石制品,未能发现有地层依据、年代明确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零星的报道因为地层和测年数据的不确定性而不被学术界认可。本次发现的尼阿底遗址有连续的地层和可信的年代数据,所赋存的信息弥足珍贵。”
此外,该遗址还出土了以石叶为技术特征的文化遗存。石叶技术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独特的工具制作技术,具有预制石核—定向剥片—系统加工等固定的操作链流程,其产品规范、精致、锋利,代表人类石器技术和认知能力的一座高峰,为征服高原等极端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技术装备。
论文的另一位作者王社江认为:“该技术体系被认为是早期现代人的文化标识,主要流行于非洲、欧洲、西亚和西伯利亚等地区,在中国北方的少量遗址亦有所发现。尼阿底遗址的材料也为揭示不同地区人群的迁徙、交流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证据。”
该论文在评审过程中得到3位审稿专家的高度肯定,认为“尼阿底的发现圆满地解决了遗传学和考古学对人类最早涉足青藏高原时间的不同认知问题”;“作为青藏高原乃至世界上最高和最早的考古遗址,尼阿底遗址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对人类适应生存能力的了解”;“文章所报道的材料是全新的、令人兴奋的,会引起《科学》期刊的读者和研究现代人起源、扩散与高海拔适应的科研人员极大的兴趣。此项成果会对了解人类在高原上生存的时间和动因产生重大影响。”(记者吴月辉)
《 人民日报 》( 2018年12月04日 11 版)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曾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