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省科协系统“新时代·新作为,我为新湖南添光彩”演讲大赛决赛:湖南师范大学科协代表队

来源:红网综合 编辑:陈靖 2018-12-07 15:53:48
时刻新闻
—分享—

《科研坚守,璀璨初心》

湖南师范大学科协 王洋

大家好,我是王洋,来自湖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是一名刚入职的辅导员,今天很荣幸能够来到这里参加比赛,我演讲的主题是《科研坚守,璀璨初心》 ,大家刚刚看到的正是在师大生科院落地的中国首个淡水鱼类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我省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而我要讲述的这位先生正是实验室的创立者,一位敢为人先的学者,一位浇灌桃李的良师,一位风范长存的老人。

没入了美的境中

时间,定格在2015年1月21日凌晨5时7分,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我省科协原副主席,我校原副校长刘筠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6岁。刘筠先生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从此,天堂多了一位“鱼院士”。这位被业界称为“鱼圣”老人的离去,如同一颗耀眼的巨星陨落,86载生命征程,刘筠先生用不懈的勤奋努力、崇高的科学精神、高尚的人格风范,书写了中国水产养殖业的传奇。

一位敢为人先的学者

刘筠先生生前常说“以前只有逢年过节、招待客人才舍得吃鱼,但现在鱼的价格比蔬菜还便宜,就得益于这项研究。”这是他最为得意的成果之一,就是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

1958年,原中央水产部在湖南召开水产会议,提出了一个老祖宗千百年未能回答的问题,为什么池塘养殖的四大家鱼不能繁殖?此时,28岁的刘筠先生刚从中科院实验生物研究所进修归来,他向师大主动请缨,承担起这项工作。

但大家知道吗,这时的刘筠先生才新婚不久,但他毅然辞别妻子,卷起铺盖,带着几位学生奔到祁东县安营扎寨。一走就是3年,整整3年,他跑遍了我省36个县市的江河、池塘、湖泊、水库,每天工作时间往往长达十七、八个小时,尤其是在鱼苗繁殖季节,为了抢时间,他的生活规律要跟鱼的产卵习性走,只能起早贪黑,披星戴月,甚至彻夜工作。祁东地区交通不便,他和学生往往早上在县渔场做完实验后,紧接着又马不停蹄地步行35里赶往桂东渔场进行另一组实验,完了又要在当天赶回,来回70多里路啊,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在酷暑炎炎的夏日,在寒风凌冽的深冬,刘筠先生用一双腿丈量着属于中国水产养殖业道路上千磨万砺的艰辛。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刘筠先生在1963年对家鱼人工催产排卵获得成功,正式宣告了中国四大家鱼不能人工繁殖的历史就此结束。1981年,刘筠先生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又被国家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并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一生研究只为让中国人盘子里多条鱼。”这就是刘筠先生,一位敢为人先的学者。

一位浇灌桃李的良师

刘筠先生因勤奋科研而成名,但他更看重自己是一位教师,他生前常说:“我是先有了教师的身份,才会有科研的机会,教书育人始终是要排在第一位的。”自1953年以来,先生就一直在我校任教,兢兢业业从事教育工作六十多年,即使年过八旬,即使身患多年糖尿病,先生仍然坚持拿着放大镜查阅书籍,准备教案。他对学生的指导事无巨细,对学生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很多他的学生回忆说,每天早晨来到实验室时,第一个看到的都是先生,他会询问每一个遇到的学生早餐吃了什么,有没有喝牛奶,生活费还够不够用等等。刘筠先生的言传身教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很多学生早已晋升为教授,副教授,多位学生在海外做出了傲人的成绩。

“传道授业亦师亦友”,这就是刘筠先生,一位浇灌桃李的良师。

一位风范长存的老人

在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的刘筠先生,始终没有忘记党和人民的养育之恩,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多少人一窝蜂向“钱”看,先生却岿然不动,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他曾说,“有人认为金钱万能,而我认为金钱乃身外之物。”在我校实行科研奖励制度之后,刘筠先生由于出色的工作,多次获得科研奖金,但在使用时,他想的最多的是科研课题组经费够不够,不够他来补!贫寒出身的先生深知学生们求学不易,不仅想法设法为学生资助,还自掏腰包拿出100万元设立了“刘筠奖学金”。按照党和政府的有关规定,院士住房可达150平米以上,但先生一家老小住的屋子不过百平,他总是说,师大很多教师住房都不够宽敞,相比之下自己的困难要小得多。

“严于律己,无私奉献,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这就是刘筠先生,一位风范长存的老人。

一位真正的坚守者

刘少军先生曾在《怀念父亲刘筠先生》中发问:“父亲的去世,除给我们带来深切的怀念之外,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我想,答案,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我们追忆先生,重温他的故事,为的是使后辈铭记先师的教诲,传递他的信念。先生虽已远去,但我校至善楼上先生的题字却时时提醒着师大学子,做一个真正的坚守者,一个真正的科研工作者。

我坚信,在先生精神的鼓舞下,在新时代的号召中,我校师生必将在科研之路上勇创新高,为新师大争光,为新湖南添彩!


来源:红网综合

编辑:陈靖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keji.rednet.cn/content/2018/12/07/403786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科技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