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鲜为人知!一条非知名的“明星大道”丨怀念袁隆平

来源:红网·观潮的螃蟹 作者:王义正 张必闻 编辑:王津 2022-05-21 22:54:25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义正 张必闻 长沙报道

有一次,长沙市芙蓉区东湖街道要组织排球赛,袁隆平是众人皆知的排球爱好者,有人提议邀请袁老为比赛开球。

曾任东湖街道的党工委书记尹卫东知道,去袁老的办公室或者家中未必能找到他,但有个地方肯定能找到。

这个地方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的南侧,是一条不知名,但却极不平凡的小路,是一条很多人心中的“明星大道”。

尹卫东在湖南农业大学就读时,就将袁隆平视为明星。或许他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竟然成了自己偶像的“父母官”。

那天傍晚6点,晚饭过后,尹卫东前往那条小路。

路的一头,竖着“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中心科研试验基地”的牌子,而附近的人更习惯称这里为“袁隆平试验田”。

微信图片_20220521145120.jpg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科研试验基地。

尹卫东远远就看见,一位老人正背着手、弯着腰缓缓踱步,稻芒划过他的手掌,水田在夕阳下泛出橙黄。

虽然偶像近在咫尺,但尹卫东怕打扰袁老工作,极少专程拜访,更多的则是偶遇。

而偶遇最多的地方,正是那条不知名的“明星大道”上。

微信图片_20220521145128.jpg

袁隆平院士走了五十年的路,以前是一条机耕道。

只要在长沙,袁隆平几乎每天都会去那条路上走一走、看一看,因为路两侧的田里是他心心念念的杂交水稻。五十年间,已成习惯。

说是“明星大道”,是因为天天有明星在上面走。

袁老十分随和,谁打招呼都会热情回应,点头一笑,就像一位在田边劳作的普通老农那样。

微信图片_20220521145112.jpg

一位从“明星大道”走过来的居民。

说是“明星大道”,也是因为这条路上走过太多的大咖。

凡是前来拜访的各国政要、科学大家、社会名流,袁隆平都会优先带他们去那条路上看一看自己的“宝贝”。五十年间,不计其数。

“党和国家领导人,很多都来过,其他国家的元首级别的也有几十位。”袁隆平的学生方志辉说,这条路既是袁老师一辈子的“奋斗路”,也是中国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的“成长路”。

微信图片_20220521145624.jpg

2009年9月12日,袁隆平院士给“非洲部长培训班”的学员上课,在“明星大道”旁的试验田,给非洲部长级“徒弟”传授杂交水稻技术。(摄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王精敏)

2001年9月,国际著名水稻遗传专家戈·辛·库西博士来到长沙,袁隆平亲自定好宾馆房间、菜谱,热情招待国际友人。饭后,就带着库西博士直奔田里。

“当时是我给两位科学大佬当司机,那时候刚拿到驾照不久,加之又是泥巴路很窄,一个直角转弯我打了两把方向盘,袁老师笑我说,一把就过去了还整两把。”方志辉说,他至今都记得:“当时是真的担心把车开到田里,结果袁老师要淡定得多。”

那一年,袁隆平自己还没有开汽车,一直是骑摩托车下田。2003年,他73岁那年,大家无论如何都不同意他再骑摩托车,才由交管部门颁发小汽车“特别驾照”,这个“特别”在于只能从院内开到试验田。

但有一次,袁老接受采访时曾得意地说:“我就是喜欢飙车。”

微信图片_20220521145050.jpg

1996年8月30日,主持人杨澜在“明星大道”上采访袁隆平。(摄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王精敏)

“明星大道”将连片的试验田一分为二,一条笔直的小路穿田而过。

在附近居民的印象中,没见过袁老“飙汽车”,但却经常见到袁老骑着摩托车“一骑绝尘”。

路的一头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职工活动中心,外墙上手绘的是巨幅袁隆平画像。画中,禾下乘凉的老人正聚精会神地思考着如何让杂交水稻向全世界推广,目光坚毅而慈祥,一如既往。

微信图片_20220521145145.jpg

袁隆平院士的巨幅画像。

往东北方向200米处,是一座袁隆平院士半身铜像,铜像底座上刻着袁隆平的字迹——“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熠熠生辉。

铜像是今年4月2日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的办公楼内移至此处,是为了能让老人离心心念念的稻田更近一点。

微信图片_20220521145103.jpg

袁隆平院士半身铜像。

路的另一头,就是方志辉打了两次方向盘的地方。如今,一块一面刻着“稻可道·非常稻”,另一面刻着“稻圣公园”的大石头坐落于此,犹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农,稳稳地蹲在田边。

DSC_7730.jpg

石头的一侧刻着“稻可道·非常稻”。

方志辉说,很多人认为这里叫“稻圣公园”是因为袁老被人称为“稻圣”,其实他的老师给出了另一种解释。

虽然,称袁隆平为“稻圣”,名副其实。但方志辉称,袁老对“稻圣公园”的理解是,“这里镂刻着杂交水稻的成长轨迹,见证了中国人饭碗越端越稳的艰辛,是水稻圣地,是农耕文明的延续。”

DSC_7733.jpg

稻田的“主人”一年前已经“离去”,但田里青翠的秧苗仍迸发出勃勃生机,向新的高度冲刺。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一粒种子也可能绊倒一个民族。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隆平用了五十年,在这条不足300米的小路上,走出了让世界为之赞叹的人生,在这片并不算大的试验田里,种出了一个民族的未来。

DSC_7740.jpg

袁老那句“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也立在田边。

斯人已逝,山高稻长。

在尹卫东和方志辉看来,路还是那条路、田还是那片田,即便插下的是新苗,但田里长出的稻依旧被“袁隆平精神”培育、浸润、滋养。

或许那已不再是一块试验之田,而是一片精神沃土了。

螃蟹稿文尾新图.gif

来源:红网·观潮的螃蟹

作者:王义正 张必闻

编辑:王津

本文为科技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keji.rednet.cn/content/2022/05/21/1129800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科技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