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飞机C919。来源:新华社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刘志雄 长沙报道
12月26日,全球首架C919客机在上海虹桥机场起飞前往北京,开启总计100小时的验证飞行,对飞机的运行安全性、维修可靠性以及各项运行保障能力进行验证和确认。为C919保驾护航的,就有来自湖南的中航起落架和博云新材机轮刹车系统。
连续两年来,湖南实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为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重要指引。2021年、2022年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1.7亿元,研发投入11.4亿元,突破88项关键技术,申请专利319件,授权专利121件,推动技术成果应用示范46项。
攻坚关键核心技术
11月29日,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在地面指挥中枢,麒麟信安研发的操作系统,又一次为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了支撑。
由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10MW海上风电塔筒变并网运行。
11月上旬,由特变电工衡变公司自主研发的66kV(千伏)/14MW(兆瓦)海上风电风机用塔筒变压器一次性通过抗短路试验,并首次对海上风电风机用塔筒变压器采用天然酯植物油,标志着深海风电输变电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今年更早些,9月12日,长沙望城区一示范基地,随机采集的“莲两优1号”稻谷参试样本,重金属镉含量仅为0.057毫克/公斤,远低于国家标准0.2毫克/公斤!
6月,景嘉微正式宣布,自研JM9系列第二款图形处理芯片已完成流片、封装阶段工作及初步测试工作。
还有高温合金精密铸造成型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全球最大功率电力机车一次能拉万吨货物,能进一步精确导航定位的新一代光子晶体光纤陀螺技术完成样片制作……湖南以十大技术攻关项目领衔,向科技部推荐65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经费超10亿元,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有力支撑了产业高质量发展。
营造一流创新生态
高水平创新成果的涌现,离不开一流的创新生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湖南提升创新的策源力,营造一流的创新生态,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10月9日,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正式运行启动。
近年来,按照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平台建设、产业化应用不同阶段全链条、体系化设计,湖南重点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产品以及高端装备制造等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领域,加大布局攻关力度,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并通过加强统筹协调,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组织动员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全社会力量,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湖南模式。
十大技术攻关项目聚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光谷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华为公司等国内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由彭练矛、钟掘、廖湘科、宋君强等院士领衔挂帅,依托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北斗规模应用创新中心、高性能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平台,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共建共享、科技人才培养引进,促进生产力发展。
在经费要素保障上,湖南用好现有支持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政策,确保项目要素保障优先到位、支持政策优先落实。省直部门、市州密切配合,对项目进行补助和引导,省科技厅对十大技术攻关项目支持经费近3亿元。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引导企业、社会资本共同投入,启泰传感成功争取中国建设银行湖南分行2亿元贷款授信,铁建重工成为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来源:红网
作者:刘志雄
编辑:肖拓
本文为科技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