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25已过半 湖南“科技+”的盲盒开出了什么

来源:红网 作者:雷蕾 编辑:廖晨昊 2025-07-23 17:43:43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雷蕾 长沙报道

2025年的日历,已经翻过了一半。

恒定地坚定地向前走的时间,既将万物流转的痕迹化为蓬勃生长的根基,亦在新故相推的必然规律中拆解着、孕育着未来的盲盒,不断地重构想象、刷新世界。

毫无疑问的是,当想象的边界在“破立”循环间向无限延伸,驱动着社会发展的齿轮在时间的履带上加速前行时,科技的引擎早已“新”潮澎湃。

那么,当动力“满格”的科技创新,接收到时间投递的盲盒,会开出怎样的“意外”和“惊喜”?湘水之畔,科技创新赋能攻坚正酣,一个个“科技+”的盲盒已经开启。

“科技+产业”:既促老树发新枝,亦助新芽成大树

2025年刚拉开帷幕,“科技”一词就开始“霸屏”:DeepSeek横空出世,春晚上穿着花棉袄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扭起了“赛博秧歌”……在湖南,各领域各行业的“放开手脚创新创造”,同样让科技创新的声浪激越澎湃,亦让产业迭代的步履有力铿锵。

看AI画笔绘出制造业“智”变升级。在中联智慧产业城土方机械园,经过智能排产、工业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全流程智能物流等数字化技术与制造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平均每6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的高效生产节奏。在铁建重工,数字孪生技术将隧道挖掘现场“装进”电脑屏幕,工作人员轻松实现远程管控上千公里外的项目建设。三一重卡正式量产发布江山SE636电动重卡,具有500公里续航、兆瓦级快充极速补能等优势的“速递新星”,已在头部物流企业干线网络中投入运营……上半年,全省新增615家智能制造企业、900条智能制造生产线;新增4.71万家企业上云、5331家企业上平台——“湖南制造”进阶“湖南智造”的步子越迈越大。

源品生物科研人员在做实验。

看生物技术点亮医疗健康的全新未来。7月9日,源品生物的1类生物制品“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批,距离其前两个在干细胞创新药领域取得的临床批件仅过去半年。而对于公司研发事业部总经理郑春兵来说,这背后铺垫的是公司的十年磨剑。因为他们所走的,是一条曾无人涉足的路。“通过单细胞测序及蛋白芯片深入研究发现,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多种呼吸系统疾病时更具优势。”于是,郑春兵和同事认准了更难分离、更难扩增的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研发目标,开启了日拱一卒的攻关之路。2024年12月,全球首款“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适应症: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药物临床试验申请获批,填补了湖南省干细胞1类新药临床的空白;4个月后,“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适应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再次拿下批件,为这种在国内超1亿患者的疾病提供了治疗新途径。

看技术进化催动场景应用从“天边”到“身边”。当“中国精度”激活“万千场景”,人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湖南二零八先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飞给出了不少选项:给高铁轨检车装上毫米级感知的“火眼金睛”,哪怕无砟轨道上只有0.5毫米的不平整也能精准检测;给蹦床运动员穿上满是“芯眼”的衣服,其空中翻转的三维姿态便能精准实时捕捉;给深海装备、无人驾驶汽车等标配上“智慧之眼”,就能为它们提供精准空间坐标……这些不同的“眼睛”就是被誉为“传感器领域皇冠”的陀螺仪。王飞介绍,陀螺仪作为惯性导航系统的核心感知器件,被称为“两弹一星之眼”,它不依赖任何外部信号的自主工作方式,使得以激光陀螺仪为核心的惯性导航系统能在海陆空等各种场景下随时作业,“随着激光陀螺仪、半球谐振陀螺仪技术不断迭代创新,‘两弹一星之眼’正逐渐拓展成为智能时代的‘万物之眼’。”目前,这个以国防科大激光陀螺团队早期实验室名称命名的企业已成功研发国内体积最小的激光陀螺惯性测量单元,在国内首次实现边长米级以上的主动式大型激光陀螺原型机构建,产品实现了从“房间”到“指尖”的全尺度、全精度覆盖。或许,在未来应用场景中,只要你“脑洞大开”,陀螺仪就能助你实现“眼界大开”。

看产学研融合打通从科技到应用的“关键一步”。斯坦福大学有句名言:永远不要让教授坐到谈判桌前。科研工作者和企业家之间不同的“话语体系”亟需技术经理人专业地“穿针引线”。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就以项目形式聚集了这样一群人,在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双方间“牵线搭桥”。如中心首席技术专家郭栋才教授今年已40余次对接走访岳阳现代石化产业相关企业,围绕产业链共性需求组织团队“攻城拔寨”。一头连着科研,一头连着市场,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还致力于盘活省内科技成果,探索链接国内乃至全球创新资源的新路径。该中心成立了8个专业研究部,集结了来自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南昌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的研发力量,以项目形式推动科研成果产出和转化应用。今年来,中心已开发新产品17个,推动产学研合作121项,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08亿元。而随着《湖南省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深入实施,更有一大批优质科技成果走进广阔市场。截至6月底,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超2800亿元,同比增长超12%;全省高校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约32%,其中本地转化率约52%。

“科技+城市”:既渲染诗意浪漫,亦锻造硬核筋骨

一座城市的底蕴,藏在悠远历史和精神根脉中。

50多年前,当浏阳河畔第一铲泥土被翻起,2000多年前的“时光盲盒”被小心翼翼地开启,定格在西汉的惊鸿一瞥展露出瑰丽光芒;50多年后,当历史的细节被科技的“摄像头”逐帧解读放大,“复古潮流”的风理所当然地吹遍了潇湘大地,传承千年的文脉更加熠熠生辉。

就比如,你面前有一个“狸猫盘”,你能用它来干什么?

在国内首个古代社会场景复原平台“山海万象”,戴上VR眼镜,你就可以参加《辛追夫人的晚宴》,发现这家人吃饭用的是“君幸食”狸猫纹漆食盘,了解“君幸食”是“请您吃好”的意思。你也可能被圆眼、胖身、尖耳朵的狸猫“萌住”,那就可以在湖南博物院“数字汉生活”项目重要成果“马王堆纹样数字基因库”中,找到寓意长寿、安康的狸猫纹样,创作出造型可爱的“潮玩”。

我国首个红色多维沉浸式青春剧场剧目《恰同学少年》。

还假如,你正置身1915年的长沙,于一间图书馆中,收到了来自“二十八画生”的征友启事:“但有能耐艰苦劳顿,不惜己身而为国家者,修远求索,上下而欲觅同道者,皆吾之所求也。”思索间,你身边一位名叫向警予的女学生站起来响应,“我愿意和他成为朋友!”这时,你恍然大悟,迫切地想见到那时风华正茂的他是怎样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一小时里,你和这群有志青年一道,在悲怆的暗夜中,愤恨于国耻悲剧,伤怀于同胞殒命,同仇敌忾地振臂高呼,看那一个个熟悉的身影求索救国真理,看那一艘红船驶向远方……你体验的,正是我国首个红色多维沉浸式青春剧场剧目《恰同学少年》,沉浸式扩声技术、全息投影等声光电特效,以及场景交互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能让观众产生“入戏式”体验,更能让信仰之力穿越时空界限,照亮今人的奋进之路。

“渡头翠柳艳明眉”是长沙,“一寸山河一寸血”亦是长沙。将视野扩大,“不到潇湘岂有诗”的大湖之南到处是“大江滔滔、高山巍巍”,同样“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而科技的“补光”,让寄情言志的山水增添了未来美学,也让这片红色土地的信仰之光愈发闪耀。在“气蒸云梦泽”的岳阳,洞庭湖博物馆推出全国首个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沉浸式5D生态剧场《洞庭幻境》;在“画图曾识零陵郡”的永州,浯溪摩崖石刻数字博物馆首次实现石刻文物的全维度数字化还原;在“无一山不奇”的郴州,上演我省首部核工业主题沉浸式舞台剧《丁香花》;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最忆韶山冲》《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等实景演出,让游客在“穿越式”场景中汲取精神力量。

一座城市的性格,彰显在时代的脉动和召唤中。

长沙,这片有着3000多年地名史、2000多年城市史的古老土地,却总在“新”潮涌动,这是因为,星城的“新”火早已燎原。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长沙,正不断拼出高“研”值——“1+2”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4+4科创工程”在长项目集聚科研人才3000余名,取得重大科研成果100多项;湘江科学中心五大单体建筑全部实现主体结构封顶;上半年,长沙已完成认定备案企业研发中心总数达151家,累计引育企业研发中心388家。

湘潭、衡阳、娄底这三个“钢铁侠”,以向“新”之力在烈焰的淬炼中熔铸成实现制造强国梦想的坚实底座。

微信图片_20250722172436.jpg

湘钢5G智慧工厂。

最大钻探深度可达11000米的“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所用钢板三分之二由湘钢供货;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由衡钢制造的特殊扣油套管钻进万米深地;抢进汽车零部件、汽车用钢产业“新赛道”,涟钢“汽”势如虹……今年来,“钢三角”还在不断“上新”:湘钢成功研发最大厚度达80mm的NM600超高强工程机械用耐磨钢板,填补国内空白;衡钢上榜“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涟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首卷成品成功下线,企业成功打通硅钢全流程生产工艺……创新,是一座城市的核心驱动力,湖湘大地上,一座座城市正依托各自资源禀赋优势,各展所长,向“新”发力,提“质”跃升。

“科技+梦想”:既照亮启程之路,亦培厚远征沃土

和湖南当下的天气一样“高燃”持续的,还有大学生们吹响的创新创业“青春集结号”。

“即使知道前路很难,但我们仍想闯一闯。”长沙学院学生刘伟杰和曲振义深知创业之难,但许许多多的“他们”却闯得义无反顾。

最珍贵的,是他们的热情和朝气。

“我们大一就开始上创业课,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创业梦就此萌芽。”今年4月,曲振义已经注册成立了长沙拓维达科技有限公司,迈出了创业的重要一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省内大学生创办经营主体数较去年同期增长23.10%。

最关键的,是他们找准赛道的灵气。

“我们针对新疆地区农作物种植特点研发的智控多通阀系列产品,实现了对灌溉系统水流量的精准控制。”曲振义已与相关企业达成意向协议,预计订单额突破800万元;中南大学博士苏行将人工智能技术和科学算法引入体育领域,对体育场馆进行智慧化升级,拿下《夺金2025》节目中文化科技赛道“金种子”……眼下,2025年湖南省(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启动,特别设立了“金种子直通车”晋级通道,“金种子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相关领域获奖项目可直接晋级国际赛道半决赛,青年创新创业活力被进一步激活。

最鼓舞的,是他们在创业导师指导下增长的锐气。

2023年,长沙学院创业导师程立志创办的云农服公司向学生瞿光檄创办的夜鹰智能注资10万元,支持其研发消防无人机,又合作开发了多功能全地形巡检机器人等项目。程立志介绍,在“师生共创”模式下,今年重点发展的学生创业企业就有3家。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南省首批大学生创业导师高狄则更注重帮助创业大学生增加“实战经验”。“企业导师可以和大学导师形成更加紧密的互补。”高狄建议让大学生创业团队跟随企业导师学习一段时间,体悟真实的市场竞争,同时也要根据大学生创业企业定位,精准匹配创业导师提供针对性的创业帮助。截至目前,省科技厅已遴选300名专业导师,这其中,既有身经百战的企业家,也有律师和会计师,为大学生提供多元指导。此外,已为8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49个创业指导工作室和100多个大学生创业基金投决项目,精准匹配200多名导师,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专业护航。

3月20日,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导师“校园行”首场创业名师大讲堂活动在中南大学举行,创业导师现场分享创业经验。

最安心的,是湖南送出的“双肩包”赋予的底气。

瞿光檄创业时,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提供了三年免租、水电全免的“零成本”环境;2025年省重点研发计划首设大学生创业专题,6个项目获得立项;长沙海瑞智科技创始人王宇峰获得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100万元注入……为了让大学生们“背了双肩包就可以来创业”,湖南送出了集政策、基金、孵化、导师、课程、典型、宣传于一体的“七个一”大礼包,构建起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全方位支持体系。2025年,“大礼包”还在不断充实:发布《湖南省大学生初创企业服务指引》;湖南金芙蓉投资基金首批子基金——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已投资决策省内大学生项目159个,金额8580万元;布局建设49家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室,覆盖14个市州重点高校和园区……“湖南既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广阔的创新应用场景,又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年轻时尚的烟火气,更有让人没有后顾之忧的政策支持体系,这里是一片奋斗与浪漫共生的创业沃土。”15年前,扛着被褥、电视机来湖南开创事业的高狄和同事们,早已把湖南从异乡变成了故乡。如今,也期待更多怀揣创业梦的年轻人,扎根这片流淌着“敢为人先”基因的创新沃土,用自己“热辣滚烫”的青春年华,踏上“攀高向新”的梦想远征!

来源:红网

作者:雷蕾

编辑:廖晨昊

本文为科技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keji.rednet.cn/content/646941/67/1514883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科技频道首页